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在给予不同目标浓度(MAC值)的七氟醚行全身麻醉时,不同时间点的支气管纤毛粘液转运率。说明在临床条件下,吸入不同浓度的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对支气管纤毛粘液转运率的影响。为临床麻醉,尤其是在肺部并发症高危人群中使用挥发性吸入麻醉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ASA1-2级择期行腹部手术的病例4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例。各组均以异丙酚和芬太尼静脉诱导。麻醉维持阶段,分别给予不同目标浓度(呼气末浓度)的七氟醚:1组0.3MAC;2组0.6MAC;3组0.9MAC;4组1.2MAC。在此基础上,复合异丙酚、芬太尼,用或不用硬膜外镇痛,以满足外科手术的要求。应用七氟醚达目标浓度并稳定后,经气管导管插入小儿纤支镜,直视下抵达左侧主支气管,将18G硬膜外导管引导到达左主支气管背部粘膜上方(下叶上段入口上方0.5cm)。通过硬膜外导管注射示踪剂(亚甲兰与除颤剂)0.02ml。在应用示踪剂后的不同时间点(示踪剂应用后5min,15min及30min)测量示踪剂移动的距离(cm),以计算支气管纤毛粘液转运速率(mm/min)。结果:组间比较的结果显示,在示踪剂应用后5min和15min的时间点,1组和2组,3组和4组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和1、2组,4组和1、2组测量值有显著差异(P<0.05):3组的测量值明显小于1、2组;4组的测量值亦明显小于1、2组。此外,不同时间点的测量值组内比较结果显示,1组和2组在不同时间点粘液转运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在示踪剂应用后的5min内粘液转运率大于15min内的粘液转运率。但3组和4组,不同时间点的粘液转运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时,七氟醚对支气管粘膜纤毛粘液转运率有明显的与吸入浓度相关的抑制作用。在吸入浓度较低(≤0.6MAC)时,无明显抑制作用。而吸入浓度较高(≥0.9MAC)时,对支气管粘膜纤毛粘液转运率有明显的抑制,但吸入浓度进一步在较小范围内变化时(0.9~1.2MAC),这种抑制作用无显著变化。此外,如吸入浓度较高(≥0.9MAC),短时间内即可对支气管纤毛粘液转运率产生显著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