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区非均匀填挖场地地基变形规律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ji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随着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其工程建设也被推向一个新高度,广泛存在于西部地区的黄土和黄土状土却在这些地区的工程建设中造成了诸多问题。由于西部地区地势高低差异较大,黄土分布广泛,水土流失严重,在日益增多的工程建设中,为保证建筑面积,扩大建筑场地,工程中逐渐出现了大面积的大厚度非均匀填挖场地。这些场地的出现虽缓解了用地紧张,城市拥挤等问题,但相应的也出现了与地基变形相关的病害问题,对于黄土地区大厚度填挖场地相关问题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以兰州九洲城住宅小区地基变形整治项目为依托,针对填土地区地基变形的相关问题,采用MIDAS-GTS岩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非均匀填挖场地的相关病害问题进行模拟研究,提出针对该项目病害整治的工程措施,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验证,旨在为类似非均匀填挖场地的设计施工及变形预测提供实际工程意义。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首先对非均匀填挖场地在不同填筑方式下,受自重、加载及浸水作用发生的变形规律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研究后可得:自重、加载及浸水对强风化砂岩和中风化砂岩影响甚微,可忽略不计;不论是水平填筑、斜向填筑或者台阶式填筑,填筑方式对土体的总变形量影响较少;加载条件下土体沉降变形加速,但受附加荷载作用产生的变形量对填土场地的影响比自然沉降要小,可见加载只对土体的沉降速率有影响;在土体浸水后,场地沉降变形急剧增大,说明浸水对黄土地区非均匀填土场地的影响很大。(2)通过分析填筑方式对场地沉降变形的影响,引出对大厚度填挖场地在不同地势条件下,受自重、附加荷载及浸水作用的整体变形规律的研究。模拟主要分水平、沟形和台阶场地,对其进行填筑后,分别分析三种地势条件下,填土场地发生沉降或湿陷变形的规律,由分析可知,三种填筑方式下,沉降变形都发生在填土深度最大处,自重作用和附加荷载对填土的总沉降量影响较小,在施工中可通过对场地进行预压予以减小或消除;而浸水作用下的填土场地则变形量巨大,由此可知,在黄土地区大厚度填土场地的施工中一定要做好场地的防排水措施。(3)结合对填土场地不同条件不同工况的数值模拟计算,对九州城住宅小区的病害地基进行了分析,可知该建筑场地在施工前存在较大地形差异,建设时对其进行填挖处理并修建使用后,场地出现了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局部浸水沉陷等现象,基础各部分的沉降或沉陷量大小不一,引起上部结构之中相应的产生额外的应力和变形。究其原因为原填筑场地底面起伏较大,上部填土厚度较大、不均匀且具有强烈的湿陷性,受地表水下渗、管道破裂出水浸湿影响后,土体结构发生破坏,强度迅速降低,地基发生了显著沉降变形,引起上部结构开裂倾斜。(4)以九洲城住宅小区某一病害地基为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取自重作用、加载作用及局部浸水作用进行模拟,设置对照组,进行沉降变形规律和应力分析,由结果可知,地基处理可以极大程度的减少填土场地的沉降变形;不同的填筑方式不仅影响沉降变形的速率,且影响土层中的应力分布;局部浸水后可知,填土于地基内部发生较大变形,继而引发建筑底部桩基和筏板发生变形,导致建筑物发生开裂、倾斜、下沉等。(5)针对该小区地基病害原因,提出相关整治措施进行治理,之后通过数值模拟,对进行加固处理后的地基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整治后的地基土稳定,桩和筏板受力均匀,地基整体和局部均未发生变形,地基加固措施较好。
其他文献
本研究应用混凝-动态膜工艺,对印染废水的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考察单独投加不同的混凝剂对废水COD去除率的效果,确定了混凝剂投加范围;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混凝剂以及不
教材中的例、习题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能有效检查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及灵活应用的程度,同时教材中的例、习题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对教材例、习题的探究是高三数学
芳砜纶/间位芳纶混纺纱采用阳离子染料、酸性染料、分散染料、活性染料和涂料分别进行染色,比较染色后织物的色光、K/S值和染色牢度.研究表明,芳砜纶/间位芳纶混纺纤维宜选用
纤维板是由木质纤维交织成型并施加一定胶粘剂制成的人造板,具有表面光滑平整、材质细密和力学性能良好等方面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制造等行业。热磨机是纤维板生产线
陶行知为我国教育思想的更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康健生活”思想指导教育事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康健生活”的思想对于中学地理教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
棉半制品pH值检测存在示值偏高、数据不稳定和重现性较差等现象。通过分析半制品类型、测试标准、洗涤次数、洗涤时间、洗涤用水沸煮时间、环境温度和中和工艺等影响pH值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