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白山过伐林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的经营关系到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然而,国内对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经营理论和技术体系的研究尚处在试验探索阶段,且已有的研究多数为单项研究,难以全面指导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的经营实践。当前实践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营理论指导和经营技术,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经营比较粗放,其结构逐渐被破坏、功能在退化。因此,为了适应新时期我国对林业主导功能由木材生产转向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为了满足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经营实践的需要,迫切需要开展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经营模式研究。 本研究为了恢复和改善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结构、提高其经营水平与整体效益,在对研究对象现实林结构特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以区划、调查、经营目标、目标结构以及结构调整等为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的经营模式。经营模式不仅对发展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经营理论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指导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经营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本研究综合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判断与定量化、模型化相结合,野外调查与科学分析、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经营模式开展了深入地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1) 从树种结构、年龄结构、空间结构、更新结构、生长及收获等方面系统研究了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结构与生长特征,掌握了研究对象林分结构信息,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结构调整及经营模式的构建提供了依据。 (2) 率先提出了过伐林区划体系、区划指标、区划方法与调查指标体系、调查方法及测算方法,并设计了林分调查表,为过伐林区划、调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3) 提出了研究对象经营总目标和二级、三级目标结构及其量化的指标体系,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经营模式的构建提供了依据。 (4) 利用林分总蓄积、总株数、针阔比以及小、中、大径级林木株数与蓄积9个结构因子绘制了可视化的目标结构和现实林分“结构树”。它不仅能够简单、直观地描述复杂的林分结构信息,而且还能直观、简洁地比较现实林结构与目标结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