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始,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他们的户籍身份是农民,却从事着非农劳动,并以此为主要生活来源,这就形成了我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一农民工。农民工群体的出现,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然而他们的合法权益却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受到了侵害。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和政策制度原因,又有政府和社会的原因,以及农民工自身的原因,农民工权益受损危害和影响很大,不仅严重侵害了农民工作为合法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且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农民工的出现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他们的就业、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已经成为备受关注并急需解决的问题,它既是一个经济、社会问题,更是一个事关稳定的政治问题。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还农民工以国民待遇,必须深化体制改革,打破制度障碍,理顺城乡关系;完善劳动法律体系,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力度;转变政府职能,规范依法行政,提高服务意识;提高农民工的自身素质及组织化程度。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是建设社会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纽带,是巩固工农联盟,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的基石。因此科学认识农民工合法权益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其权益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立足社会现实,针对当前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缺失的现状展开研究,具体深入地分析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缺失的原因,以及保护农民工权益的重要意义,并尝试提出一些比较可行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