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2006年间同里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先后实施了一大批建设项目,伴随着这些项目的实施,古镇的物质空间、风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总体上来看,保护区项目的实施推动了旅游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促进地方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发展,但是处于外部环境和保护思路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下,建设项目的决策背景、目标设定、操作方式均十分迥异,项目实施效果也大相径庭。本文以该阶段保护区建设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先从总体上分析保护区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实施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后评价理论,对若干案例建设项目进行后评价分析,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资料成果的基础上,得出项目评价的结论,并对项目的实施效果作出比较。针对建设项目的目标、效益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表现出偏差,通过实证调查的方法,将偏差原因归为必然性因素、保护区特定因素以及可改进因素。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简略介绍和探讨了触媒理论在保护区建设中引入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