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技术推广的激励机制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dhalbe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能源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农村能源,对于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用能需求、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以及提高农村生活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农村能源问题有利于提高我国农村能源的保障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通过调查河北省石家庄市高家庄村、湖北省宣恩县板寮村和黄坪村的农村户用沼气池推广情况,以及北京市昌平区大东郭村的集中供气沼气工程项目等农村可再生能源情况,分析研究了农村沼气的发展现状、使用情况和其在实际推广过程中的所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影响农村沼气推广的因素有:农户收入、政府投入、文化教育、技术服务水平等。本研究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Vensim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来研究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并以河南省为案例,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仿真模拟。模型中加入“减排目标”这一影响农村地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推广的关键变量,通过设定不同的激励机制方案,包括不同的温室气体减排任务和政府财政支持方案来对农村能源的发展进行调控,对各种激励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仿真和预测。最终,针对在我国农村地区推广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技术,提出了一个系统性的激励政策方案,该方案的激励政策主要有:增加政府财政投资、政府投资支持要有连续性、保持户用沼气池的主体投资地位、创造渠道引入社会资金进入农村能源建设领域、合理并可适当提高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普及农村能源使用技术、加强技术服务能力建设等,这些方案的实施将有利于农村分布式能源的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桥梁跨径的不断增大,结构越来越轻柔化,导致桥梁结构的风致振动问题十分突出。风致振动主要包括颤振、抖振、驰振和涡振。颤振是一种发散性的自激振动,该振动一旦发
一、发展现状元江县是我国杧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的滇中元江流域杧果优势区,其干热河谷地带光、热、温、水、土等资源独具特色,适宜杧果种植生产。20世纪60年代以前种植的品种
期刊
日常生活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它是构成整个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一种基础性领域。正是在这里,意识形态获得自己的有效性。意识形态不仅以观念的形式存在,而且物化在日常生活
一种结构紧凑、尺寸小、重量轻、增益较高的宽带扇形波束圆极化喇叭天线研制成功,采用组合透镜方法形成扇形波束,运用复合移相设计技术实现宽频带内扇形波束天线的圆极化。该
本文结合高职基础英语教学的现状以及沟通式教学的特征,提出了将沟通式教学法灵活地运用到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建议,从而真正帮助学生实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目的。
原发性脊髓损伤(primary spinal cord injury)后的继发性脊髓损伤(secondaryspinal cord injury,SSCI)是造成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血管病理变化和继发的相关变化对于继发性损伤的
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它不是单纯的艺术知识传授与艺术技能培养,还是一种提高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意识和个性,帮助学生初步形
藏药山生柳为杨柳科柳属山生柳(Salixoritrepha Schneid),藏名朗玛.<晶珠本草>记载朗玛能解热,治妇科病[1],其化学成分尚未见报道.
高校科研团队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载体,在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科研团队绩效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实践中各高校纷纷出台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科研团队的建设,但
在天然气开发利用的飞速发展中,城市天然气输送管网越来越复杂。城镇天然气管道往往分布在人口和建筑集中的区域,这使得城镇天然气成为事故最频发、后果最严重的可燃可爆气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