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批判思想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y3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青年时期就为自己确立了从批判旧世界中去发现新世界的理论诉求,在马克思看来,旧世界存在的剥削、压迫等不合理现象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为了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就必须揭露它的本质,论证它的暂时性,由此马克思从哲学转向了经济学,发现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在于剩余价值的生产,系统阐述了资本主义为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是贯穿马克思一生的追求,这种批判有两个基本维度,即理论批判维度和实践批判维度。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批判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揭示马克思从“解释世界”的理论批判到“改变世界”的实践批判的辩证发展过程,在把握理论批判的深刻性、彻底性和实践批判的长期性、复杂性基础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本文主要以文献研究方法为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马克思资本主义私有制批判思想的形成、内容和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整体性分析。首先阐述了马克思的私有制批判思想的形成是通过对先前学者思想的借鉴与吸收,细化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对马克思私有制批判思想形成的影响;资本与劳动的异化状态、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两大阶级矛盾的激化为马克思私有制批判思想提供了现实基础。文章的重点部分在于对马克思私有制批判内容的研究,通过对马克思私有制批判思想的理论批判维度和实践批判维度内容的研究,进而分析总结其批判思想的特征,即价值性批判与事实性批判的统一、情感性批判与理智性批判的统一、理想性批判与现实性批判的统一、对他人批判和对自己批判的统一。  最后指出了马克思私有制批判思想的辩证合理性,揭示了马克思资本主义私有制批判思想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区域合作被认为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国际现象之一。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东亚在世界政治经济中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围绕东亚区域合作这一主题,学术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合作与区域一体化逐步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东亚地区目前是世界上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东亚区域合作的要求也日益突出,东亚区域合作势头日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