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研究加味防风通圣散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疼痛及血清中PGE2影响的临床研究。客观的评价其临床疗效及临床使用的安全性。 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脱落标准,将符合条件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术前用VAS疼痛评分法,测定患者术前的痛阈值。手术均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从术后第1天开始,每天换药2次,治疗组用加味防风通圣散熏洗,对照组采用温水熏洗,再用吲哚美辛栓纳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1、4、7、10天肛门部疼痛情况(采用VAS评分法),记录在“混合痔术后临床观察表”上。同时检查患者第1、4、7、10天血清中PGE2含量的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数据,客观评价两种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1、VAS评分数据统计分析,术后第1天、10天两组患者在改善疼痛上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4天、7天治疗组在缓解局部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有差异性(P<0.05)。2、血清中PGE2浓度检测分析,在术后第1天两组数据对比分析P=0.306>0.05,术后第10天两组对比P=0.896>0.05,两组无差异性。术后第4天P=0.03<0.05,术后第7天P<0.001<0.05,两组存在差异性,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总疗效: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观察,两组患者有效率达到100%,两组无差异。4、安全性: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头晕、心慌、呕吐等不良反应。 结论:1、加味防风通圣散外用熏洗时,药物作用直接,效果明显,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临床使用安全。2、加味防风通圣散在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疼痛上优于对照组吲哚美辛栓组。3、该法很好的缓解术后疼痛,同时又发扬了中医外治疗法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