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与多基因风险评分的交互作用对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聚集的影响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roattrj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编制《青少年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评定问卷》并开展心理统计学评价,为中国青少年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的研究提供有效测评工具。探讨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与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及聚集的关联,阐明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与多基因风险评分交互作用对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及聚集的影响,为改善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一,在阅读相关文献、展开小组讨论和召开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和生态系统理论的框架,构建《青少年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评定初始问卷》,包括7个维度共55个条目。样本一,在安徽省合肥市初高中学生进行预实验调查,于2019年10月—12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共对学生发放1 500份问卷,共收回1 450份,剔除无效问卷,最后有效问卷为1 386份,根据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调整。样本二,于2020年10月—2020年1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郑州市13所中学抽取5 500名初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经过核查将无效问卷312份剔除后,利用余下的5 188份问卷,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敏感性分析、相关性分析法进行维度之间的关联分析、因子分析进行探索和验证性分析,用上述方法对条目进行有条理性的筛选,形成50个条目组成的《青少年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评定问卷》。采用取样适合性检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判定结果是否适合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同质信度、分半信度、结构效度和区分效度等评价问卷的信效度。在区分效度中,比较不同性别、家庭经济状况、父母亲文化程度、心理亚健康等分组中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的得分。样本三,于2020年1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辽宁省沈阳市2 610份样本中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估模型拟合度通常采用规范拟合指数(NFI)、相对拟合指数(RFI)、拟合优度指数(GFI)、比较拟合指数(CFI)、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和近似均方根残差(RMSEA)等。研究二,于2021年3月—5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同时在北京市、广东省阳江市和河南省郑州市等3座城市进行调查,在各城市抽取普通初中6所,普通高中7所,总共39所学校。共发放调查问卷17 800份,剔除无效问卷947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6 853份。使用《青少年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评定问卷》和健康危害行为(HRB)相关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分别评估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的状况和健康危害行为水平。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或)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特征人群中社会生态风险因素评分的差异。利用潜类别分析(LCA)探索青少年HRB聚集的模式,其中根据模型拟合指标确定HRB聚集的模式,包括赤池信息量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和样本容量调整BIC(ssa BIC),熵和Lo-Mendell-Rubin测试(LMRT)。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卡方分析和Logistic回归等分析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与HRB及聚集的关联。研究三,运用VOSviewer软件选择相应的数据导入格式,将青少年HRB发生的风险因素所对应的相关文献导入,并进行文本识别与聚类分析,采用知识域映射地图识别和绘制HRB的研究方向和风险因素类型,将结果数据导出,并整理相关风险因素,观察青少年HRB及其风险因素并进行探索。于2021年9月至2021年11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江苏省徐州市4所学校(2所初中2所高中)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共搜集264名初一和高一学生的问卷和咽拭子样本。使用口腔咽拭子样本提取DNA进行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3.48×~10×),样本DNA经过浓度检测、测序前建库和测序等质控,剔除6份质量不达标的样本,最后共检测258份样本。潜类别分析(LCA)探索青少年HRB聚集的模式。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检测HRB风险基因位点,根据显著性SNPs结果和文献阅读,检测识别出与HRB相关的9种生物钟基因的4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构建多基因风险评分(PRS),将PRS按照第33和第67百分位数法分为低、中和高遗传风险,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构建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和PRS交互模型,评估二者交互作用与青少年HRB聚集的关联。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等分析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以及生物钟PRS与HRB聚集之间的关联采用Process模型探究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和心理病理症状以及生物钟PRS与HRB聚集之间的关联。结果研究一的样本一中,数据录入以后进行初步整理,问卷没有问题调整。样本二中共纳入男生2 631人(50.7%),女生2 557人(49.3%),受试对象的平均年龄为(15.33±1.82)岁。通过项目分析,删除5个条目,形成个人、家庭、学校、社区、政策、文化及时间维度等7个维度50个条目组成《青少年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评定问卷》(以下简称《问卷》),《问卷》最终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2.35%。独立样本t检验(敏感性分析)中,高低两分组在每一项目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性较好,Pearson相关系数在0.298~0.724之间,与所属维度的相关性也较好,Pearson相关系数在0.478~0.865之间,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各项目和各维度之间具有良好的鉴别力;问卷信度分析中,总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达到基本要求,为0.897,各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均在0.5以上,区间为0.525~0.848。总问卷的分半系数符合基本要求,为0.716,各维度的分半系数在0.801~0.907之间。不同性别、家庭经济状况、父母亲文化程度、心理亚健康分组中的区分效度良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样本三中,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χ~2/df值为19.319(P<0.01),经分析得到,NFI为0.838,RFI为0.826,CFI为0.841,TLI为0.852,AGFI为0.851,RMSEA为0.058,各指标拟合优度较好。研究二中通过使用研究一的《问卷》,对16 853名受试对象分析显示,男生8 390人(50.2%),女生8 463人(49.8%),青少年平均年龄为(15.21±1.74)岁,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总分为(106.06±22.93);女生在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总分及个人和文化维度的得分中比男生得分高,男生家庭、社区、政策和时间维度得分高于女生,除家庭、时间维度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母亲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经济较差、学习成绩差和伙伴数量较少的青少年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总分和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其他组青少年;高中生的个人、家庭、学校、社区、政策和文化6个空间维度和总分均高于初中生,时间维度初中生略高于高中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越低,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得分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根据模型拟合指标,LCA显示三分类是最优分类,因此将健康危害行为聚集命名为自杀自伤组、不良饮食行为组和其他行为组。卡方检验结果提示,高风险个人(χ~2=1258.24)、家庭(χ~2=1452.72)、学校(χ~2=909.37)、社区(χ~2=282.41)、政策(χ~2=197.75)、文化(χ~2=1020.33)和总分(χ~2=1640.77)均与更高的HRB聚集相关联(P值均<0.01)。Logistic结果显示,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与青少年HRB及聚集和共存之间存在关联,其中,高风险的个体因素(OR=5.34,95%CI=4.81,5.92)、家庭因素(OR值=7.02,95%CI=6.27,7.85)、学校因素(OR=4.32,95%CI=3.89,4.79)、社区因素(OR=2.23,95%CI=2.01,2.46)、政策因素(OR=1.94,95%CI=1.76,2.14)、文化因素(OR=4.84,95%CI=4.36,5.38)以及时间维度(OR=2.65,95%CI=2.39,2.93)与高水平HRB聚集呈正向关联;总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得分高与高水平HRB聚集关联OR值=8.80(95%CI=7.81,9.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研究三中,根据HRB风险因素研究题录信息聚类结果,在网络可视图、密度可视图中,通过对信息字段进行聚类,显示较为突出的4个区域,包括“学生(student)”“行为风险因素监测(behavioral risk factor surveil)”“药物滥用(drug use)”和“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此外,信息字段聚类结果还发现了基因(“gene”)相关的信息字段。叠加可视化的项目与网络可视化相同,二者区别在于项目所对应的颜色,项目集中年份由远及近是根据所对应项目的颜色范围,是从蓝紫色到绿色再到红色,通过图中可发现,研究者的方向由性行为和传染性疾病转为自杀自伤行为、久坐行为和心理问题等非传染性疾病。高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的总分和高水平青少年HRB聚集(OR=4.78,95%CI=1.94,11.76)、共存(OR=2.58,95%CI=1.40,4.74)以及心理病理症状(抑郁OR=5.41,95%CI=2.77,10.55;焦虑OR=6.07,95%CI=2.90,12.70;心理亚健康OR=4.88,95%CI=2.17,10.98)呈正向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控制协变量后,结果保持一致;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的各个维度亦是如此。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和年龄以及心理病理症状之间存在三重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B聚集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共有372个显著性SNPs位点,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和文献整理,构建生物钟PRS以识别HRB聚集的遗传易感性,高风险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和高遗传风险生物钟PRS交互作用与高水平的青少年HRB聚集(OR=8.33,95%CI=1.56,44.64)和共存(OR=3.01,95%CI=1.03,8.76)均呈正向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的各个维度和高遗传风险生物钟PRS的交互作用基本上与HRB聚集和共存的结果相关联。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和生物钟PRS以及心理病理症状之间存在三重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少年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评定问卷》符合心理统计学评价的要求,《问卷》信效度良好,可以作为评价青少年社会心理环境水平的工具。高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与高水平HRB及聚集呈正向关联。多基因风险评分与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和青少年HRB聚集之间有关联,生物钟PRS、社会生态学风险因素及心理病理症状之间的三重交互作用对青少年HRB聚集之间具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城市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2006年国务院提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至今十五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进步完善,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些许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健康重新回归大众视野,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是一大挑战,承担了新的责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保障居民卫生健康的最基础环节,后疫情时代如何更好的开展公共卫生服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城市经济状况大幅度飞跃,经济体制改革、失业人口增多。城市快速建设发展,导致空间资源分配粗放,不能满足市民丰富的日常生活需求。流动经营有效弥补了城市快速建设过程中空间及资源分配简单、丰富度不足的缺陷,给城市当中的低收入群体一份门槛较低的工作机会,减轻了社会压力,为城市居民提供了生活便利。但是由于其缺乏有效管理,并没有专属的经营空间,出现了影响交通秩序、污染环境、破坏市容、影响
学位
第一部分磁敏感加权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和胶质母细胞瘤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目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和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和胶质母细胞瘤(
学位
黄河流域的生态问题和水环境治理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决策者和沿岸居民的关注。近年来,黄河流域治理的协同性在流域综合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在过去的研究中,关于“政策协同”和“协同治理”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涉及公共管理学科的一些领域,诸多政策无法良好协同,导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治理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通过文献调研和梳理分析相关政策法规,针对黄河流域协同治理政策法规层面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了黄河流域
期刊
目的:利用肩关节半脱位放射法与正常肩关节放射法探讨肩峰-肱骨头间距与肩胛骨上下角长度比评估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应用的效度及信度,评价该比值评定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纳入30例健康成年人,计算受试者离平板探测器不同距离下(0cm、50cm)肩关节摄片的肩峰-肱骨头间距与肩胛骨上下角间距比(肩肩比例);使用组内系数评估该方法的信度;利用该比值与肩峰-肱骨头间距
学位
目的:应用E-cervix宫颈弹性成像技术测量宫颈弹性参数,用以评估临产前宫颈成熟度,并探讨其在制定分娩计划及预测第一产程时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选择阴道试产的足月临产孕妇105例,采用经阴道超声进行宫颈弹性成像(UE,ultrasound elastography)检查,测量宫颈管长度(CL)和宫颈弹性参数:硬度比(HR)、弹性对比
学位
提升户外活动空间环境品质是促进城市宜居性建设的重要过程,寒地城市的气候变化对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特征影响显著。而日常居民使用频率最高的休闲、交流、活动场所就是住区室外空间。良好的住区空间可以保障居民优良的生活环境品质。如何构建适合的住区室外空间成为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同时,计算机性能模拟功能及以在数字化方面的优势在多方向研究中表现突出。因此,本研究从居住区室外空间形态设计的角度出发,目标为提高居民户
学位
学位
目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在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中TRPC6/NFAT2信号通路对肾小球纤维化的影响以及人参皂苷Rg1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高脂饲料(high-fat diet,HFD)饲养8周后分为七组(n=8),正常对照组、HFD组、HFD+STZ组、HFD+STZ+MET(200 mg/k
学位
姜黄素是从姜科植物和天南星科植物根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二酮类色素,其应用范围广泛,在食品、化工、医药行业等都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尤其近几年,研究发现姜黄素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炎、抗氧化、抗菌、抗肿瘤、保护心血管等,因此在医药行业中的研究利用发展尤其迅猛。但姜黄素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仅有11 ng/m L,导致其在机体的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在临床上的应用。本课题设计用亚临界水法耦合反溶剂法制备姜黄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