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村官”政策近年来受到党和政府越来越多的重视,是我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这一政策的初衷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缓解近几年来日渐紧张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目前为止,大学生村官政策依然在中国推行并且逐渐完善,那该项政策究竟在地方实施的效果如何,取得了什么成效,还存在什么问题。本文基于陕西地区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状况的调查,发现在政策的内容方面,存在角色定位不准确,待遇偏低,发展困惑及开放过度的问题;在政策的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宣传不足,考试有缺陷,培养管理远远不足,不健全的考核激励体系以及大学生村官行为的短期性。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分别对党和政府、大学生村官、当地村民及村干部提出建议,希望能对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略尽微薄之力。本文共包含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提出了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相关的文献综述,交代了研究思路和方法及可能存在的创新点;第二章,关于基本概念和相关的理论,涉及了激励的概念和相关的理论;第三章,对我国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包含该政策制定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发展历程;第四章,基于调研数据对陕西省大学生村官实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列举了该政策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五章,根据上文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推动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的措施。大学生村官政策迄今已历经了16年的发展,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本文认为这项政策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该政策推行的过程中,我国政府须加快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步伐,不断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