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规模与币种选择理论在中国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640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外汇储备总量开始增加,2001年起更是加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37%。相对于外汇储备的低收益率,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迅速扩张已经使得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变得很高,外汇储备现有投资结构上的不平衡则是造成收益和成本不相匹配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将从我国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和单一货币下的资产配置结构入手,研究我国外汇储备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期望从基本的研究结论得出有意义的政策建议。在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分析上,重点研究了比例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以及计量模型,并采用比例分析法、Frenkel模型对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Frenkel模型对我国外汇储备变动的解释能力较强,比例分析法对我国外汇储备变动的解释能力很弱。在外汇储备的币种选择上,从全球外汇储备的货币构成看,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是各国和各地区最重要的储备货币选择对象。在我国外汇储备中65%-70%为美元资产,比例是相当高的。我们采用Markowitz均值方差理论(简称MV模型)研究币种问题,实证结果表明:(1)无论是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最小风险值随着预期收益的增加而增加,不建议选择持有美元,如果从风险越小越好来考虑建议持有较多的日元,这些和美元具有较高的收益波动性而日元具有较低的收益波动性以及近期相对人民币美元贬值的趋势有关;(2)如果从收益越大越好来考虑,在固定汇率的情况下,英镑被建议选择较多的比例,而在浮动汇率的情况下,欧元被建议选择较多的比例。同时我们也采用极大极小价值离差模型(简称MMVD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美元储备货币的分配比例随着时间变化呈现递减的趋势,最近几年都在40%左右变化;(2)欧元在外汇储备中分布的权重有所增加,尤其是在2008年欧元的比重几乎达到25%;(3)随着最低组合收益率从3%变化到5%,美元和欧元始终占据较大的储备比例,而英镑和日元占据较低的储备比例(不到20%)。总之,通过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和币种选择的研究,发现现有理论模型很难完全解释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状况,而计量模型方法和极大极小模型法相比较适合于解释我国状况。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一些改进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政策建议,力图为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朝着良性发展提供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
在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各个行业都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金融科技化在给商业银行带来各种竞争优势和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商业银行技术风险。根据商
现代金融理论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和创新发展,得益于H.Markowitz的组合选择理论与F.Modigliani和M.Miller的MM理论所蕴含的无套利分析均衡思想的完美结合。无套利原理既是对金融
随着《中国制造2025》规划落地,明确将机器人列入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服务机器人等在工业制造、国防、医疗和家庭服务等领域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经济高速发展,现代农业取得很大的进步,水稻栽培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目前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