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3.9%,其地方基层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在整个国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潘查亚特制度(Panchayat Raj)是印度村庄的传统治理形式,在殖民统治时期遭到了相当的破坏,独立后作为一项制度安排而得以重建。但在印度,宗教、部族、种姓等传统势力和观念在社会历史中有着深厚的背景,进而渗透到了印度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对最基层的地方政府来讲,这种影响更为重要和显然。西方政治理论和制度的引入给印度政治发展带来了变革,传统的地方制度被赋予了新的因素,从而理论上的普遍性和制度上的特殊性结合了起来。潘查亚特制度在印度的发展即是一种政治目标,也是一种政治手段,从前者来说,它必然带来民主制度在印度的发展;从后者来说则有助于推进地方民主、社会发展。本文在对三级潘查亚特制度的初步考察中,分析了在种姓、部族、宗教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社会条件下,印度地方政府制度得以重建的背景和影响。通过对其组织结构、职权和财政划分、层级关系等方面的描述,呈现了当前印度地方政府制度的基本状况和特点。并在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的同时阐述了其当前所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动员社会参与、推进地方分权等改革措施是其制度重建的初衷,也是未来主要的发展目标,但在实践中暴露了诸多问题。最后把地方制度的重建与整体的政治发展过程联系起来进行分析,阐明其特殊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