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用《诗》与中国古代早期诗论的言说方式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villm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言说方式的角度出发,以《左传》用《诗》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于《左传》中赋《诗》、引《诗》两种比较重要的诗歌言说方式的文本解读,分析《左传》用《诗》的特点及其与早期诗学观念的联系。并且,通过《左传》用《诗》与春秋时期儒家、特别是孔子的诗教观与言意观的比较论述,分析《左传》用《诗》方式对于早期诗论形成在语言形态方面的影响。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述以史学著作而闻名的《左传》所具有的文学性价值。同时其辞令中对于《诗》的频繁运用是构成《左传》语言优美丰富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这一部分,笔者通过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梳理分析,总结了《左传》用《诗》所体现的文学价值。同时得出结论:《左传》关于《诗》的特殊言说方式在中国古代诗论起步阶段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及其对儒家诗论的深刻影响是理论研究稍显薄弱的环节,有必要做进一步探讨。第二部分是分析《左传》用《诗》言说方式的成因及特点。通过“诗以言志”、“志以定言”以及“歌诗必类”等方面论述《左传》大量用《诗》的原因。并通过对《左传》文本的举例分析,分别从“赋《诗》”和“引《诗》”两方面总结《左传》用《诗》的特点。第三部分主要从“诗教观”与“言意观”两个方面入手,论述《左传》与儒家诗学观念的联系,并总结出《左传》言《诗》方式对于儒家诗学理论的影响。最后论文简要总结了《左传》用《诗》的言说方式对于后世诗论发展的奠基作用,从而体现出在尚未形成独立诗学理论时期,《左传》中所呈现的诗学言说方式对于诗学理论的启蒙意义。
其他文献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其它内容相辅相成,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统一,二是生态建设丰富了政治建设的内容,三是生态建设是文化
该文通过对广州某边坡发生3次滑塌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边坡工程在设计施工方面应注意的一些经验教训。
“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耳”,秦观和黄庭坚在词史上并称。秦观被公认为婉约派的正宗词人,词坛地位极为重要。黄庭坚亦是北宋文坛非常重要的一位文人,但他的词得到评价褒贬不
以新鲜大蒜为主要原料,采用优质食醋、酱油、白砂糖等为辅料,利用原料本身的杀菌防腐作用,结合真空包装研制出了一种色香味俱全、脆嫩可口、经久耐保藏的新型大蒜腌制品,依据
本文试图在视觉文化的语境下,从文学中视觉叙事的角度切入,对新世纪文学所呈现出的诸多视觉化的叙事特色进行较为细密的考察,以探讨在视觉文化笼罩下,当代文学的生产、传播所做出
<正>序千百年来医学不断探索,寻找治疗人类疾病的良方,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一直是医者的神圣使命。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生活方式发
书写乡土经验与关注当下社会问题是贯穿贾平凹作品始终的两个重要主题,乡土经验为其反思当下问题提供了绝佳的视角和场域。作为一位有着自觉现代意识的作家,其在书写乡土经验的
从农用地分等定级的理论基础、模型与方法、评价指标、若干概念与技术程序、评价单元划分、RS与GIS应用、成果应用及相关研究等方面综述了我国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进展,并展望
80后作家的小说创作是80后作家创作的主要成果。在80后作家的小说中,蕴涵着这一作家群特有的文学气质——诗意的写作、独特的表现方式以及对孤独、哀愁的别样诠释。80后作家
陈维崧才情雄富,诗、文、词的成就都很高,而尤以词扬名于世,为清初著名词人。陈维崧对清初词风的嬗变和清词的中兴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结合陈维崧所处时代及生平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