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外销漆器是中国漆艺在16至19世纪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类型。这一类型的特殊性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一是历经数千年传播,至明清时期构建完成的亚洲漆文化圈;二是自16世纪开启的东西方贸易和全球化进程。因此,明清外销漆器体现了多重意义的文化和贸易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案例研究以及技术考古等方法提出了明清外销漆器的概念和范畴,并对其设计类型、产品类型及工艺风格进行了分析,同时进一步论述了明清外销漆器在欧洲的研究过程、社会背景、转型途径、影响力途径以及20世纪的再发现。明清外销漆器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了东亚、东南亚漆文化圈,中亚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以及欧洲“中国风格”与伊斯兰“中国风格”等学术版块,本文主要分五个部分围绕主题展开论述,逐次阐述和论证明清外销漆器的学术概念和影响力范畴。第一部分:以亚洲漆文化圈的构建为线索,阐述了明清外销漆器的工艺源流及文化背景,先后论述了东亚、东南亚及伊斯兰漆文化圈的构建过程,并指出中国漆文化在不同阶段的传播途径和影响方式。第二部分:以16世纪至19世纪的明清外销艺术和亚洲漆器贸易为背景,论述了明清外销漆器的设计类型、产品类型以及工艺特征,从而初步构建了明清外销漆器的学术概念和研究框架,同时,与日本的“南蛮漆器”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第三部分:以明清外销漆器在欧洲的演进与嬗变为线索,通过技术、材料、图像以及转型方式四个角度的分析,从而指出明清外销漆器对欧洲工艺文化和装饰艺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第四部分:以欧洲“中国风格”为背景,以消费群体、漆工团体及艺术产业为重点,论述了明清外销漆器在这一时期的消费和再生产,从而指出明清外销漆器在此过程中的再传播途径及影响力范畴。第五部分:以20世纪初期的欧洲现代漆艺运动为背景,以具体的案例论述明清外销漆器在这一时期的再发现,从而指出明清外销漆器的“文化回流”现象及其对于文化共同体的构建意义。本文通过以上五个部分的论述,相互印证、层层递进,以全球化的动态视野将各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与交汇,从而提出了明清外销漆器的学术概念并论述了其历史地位和文化影响,同时也为中国漆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术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