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点云特征提取的V型焊缝焊接系统研究

来源 :中国计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77623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焊接行业一般使用人工焊接或者机器人示教焊接。人工焊接对人体危害大且焊接质量难以保障。机器人示教焊接存在示教轨迹偏移问题,并且不同产品焊缝位置不同,进行示教操作繁琐,难以完成批量产品焊接的任务。本文利用点云特征提取技术,对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完成了基于点云特征提取的V型焊缝焊接系统的硬件选型及实验平台搭建。设计了系统总体方案,选择激光传感器配合平移运动实验平台,实现对焊缝表面点云数据的采集。2、完成了机器人建模及系统标定。根据D-H参数,对本文使用的FYB6型六轴机器人建立运动学模型,并对运动学正解、逆解问题进行计算并对结果进行验证。完成了工具坐标系标定和手眼标定,并设计标定实验,得出标定误差小于0.5mm。3、针对本文的焊缝点云,设计了基于点间法向量变化算法提取特征点和切平面线性算法提取特征点。前者利用协方差分析法计算点云单位法向量,然后计算数据点单位法向量与邻域点的单位法向量的内积。若内积绝对值小于设定的阈值,说明该点附近弯曲程度越大,判断该点为特征点。后者利用最小包围盒算法,确定点云的大致形状。根据得出的包围盒坐标,插入线性平面。用霍夫变换拟合切平面上的点,完成对焊缝特征点的提取。4、完成了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并设计了焊接实验。通过空间曲线拟合将提取到的焊缝特征点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得到曲线方程并离散化处理,得到焊缝路径的三维坐标。通过机器人运动学逆解,根据路径的三维坐标与设定好的焊枪位姿,求出当焊枪到达轨迹上的点时,各个关节的位置。通过仿真模拟了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并通过设计焊接实验,得到计算特征点与实际特征点的平均误差为0.8mm,满足焊接技术指标要求。
其他文献
我国现阶段的总体城市设计工作依然处于探索阶段,不同项目的成果内容和形式差别较大。在工作过程中,一部分总体城市设计由于城市本身的特色及目标定位十分明确,而使设计项目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
可穿戴式柔性应变传感器逐步被投入至消费产品领域、医疗健康领域、工业和军事等领域。因为可不断与电子医疗、人工智能、生物芯片、大健康、云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融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业也随之飞速发展,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引起的建筑质量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工程检测作为检验建设工程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政府监督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都有重要影响。然而,不规范的检测行为、检测仪器设备、检测方法、检测环境以及处理数据的方法等主观及客观的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可靠性造成
视频序列中人体动作的自动分析、检索和识别是计算机视觉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机器视觉、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课题,在视频监控、人机交互,智能机器人
环锭纺细纱自动接头是纺纱行业的难题,目前尚没有成熟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解决方案。对于纺织行业来说,环锭纺细纱自动接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能够给环锭纺带来一次新的技术革命
显著性物体检测旨在识别图片中在视觉上最鲜明的物体,在各种视觉任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准确检测显著性物体仍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因为图片中显著性物体是由图
经过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国家进入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时代,但不断出现建筑质量问题仍然困扰着人们,不符合美好生活品质上升的需求。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也应该更加关注质量的提升。建筑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各种规范与标准都制定得比较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与质量监督体系也比较健全,施工质量主要依靠以正式契约以及各种标准法规等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正式控制进行控制,但根据近些年的质量检查反馈
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SCC)已被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中。由于不同龄期下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及后期服役状态,因此有必要开展短期内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时变规律的研究,揭示其内在本质,为超高层建筑的施工阶段力学分析理论的建立提供重要支撑和基础数据。型钢混凝土柱结构作为高层建筑中的基础承重结构,其中轴心受压是型钢自密实混凝土柱最基础的受力
目前,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Cd污染以轻中度污染为主。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情,对于中轻度Cd污染农田土壤主要通过安全利用及修复技术,阻断或减少Cd进入农作物的可食用部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