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客体作用的纳米粒子自组装体系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主客体作用自组装为具有规整有序结构的超分子体系一直是科学界的研究重点。在本论文中针对主体分子我们通过对POSS的改性,合成了八个端基均为β-CD的八官能度POSS-(CD)8杂化分子,同时合成了具有金刚烷和偶氮苯端基的且具有不同链长度的PEG分子,以此作为自组装体系的客体分子;然后,将POSS-(CD)8杂化分子通过主客体作用与PEG分子一起形成自组装体系。首先对β-CD进行修饰改性得到6位羟基被取代的烯烃分子Mono-6-vinyl-β-CD,然后通过硅氢化反应与POSS反应得到POSS-(CD)8,合成了三种分子量分别为600,2100和5000的两端被金刚烷修饰的PEG客体分子,以及两端分别被金刚烷和偶氮苯修饰的分子量为3000的PEG客体分子。在DMSO溶剂中,测定了金刚烷与β-环糊精的络合常数,Ka大约为10M-1,这也证实了在DMSO中金刚烷与β-环糊精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作用。然后将Ada-PEG-Ada (5000)与Ada-PEG-Azo (3000)与POSS-(CD)8分别在DMF/H2O(1:1)与DMSO/H2O(1:1)中进行组装,正是由于金刚烷和偶氮苯基团与β-CD之间有不同强度的包结络合作用,可以看到金刚烷体系与偶氮苯体系与POSS-(CD)8形成了不同粘度的凝胶体系。后续会继续研究自组装体系的力学性质和结构特征,并且会通过对偶氮苯体系的紫外-可见光照来控制凝胶体系的溶胶-凝胶过程。
其他文献
超分子超支化聚合物具有独特的性能,其自组装形成的聚集体在生物领域的应用显示出巨大的前景。环糊精作为一种天然的大环化合物,被广泛用来构筑超分子聚合物。但目前不论是基于超分子超支化聚合物的自组装体,还是基于环糊精超分子聚合物的载体材料,其功能性都略显不足;而且超分子作用和超支化拓扑结构对载体生物性能的影响机制尚未被揭示。基于此,本文介绍了两种基于环糊精主客体作用构筑的功能性超分子超支化聚合物及组装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