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声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说唱曲艺,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诙谐幽默的表演形式在民间社会广为流传。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相声作为国内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也逐渐为国外观众所熟知,关于相声的翻译实践也应运而生。当前学术界关于相声翻译的研究鲜少涉及,且多数都是以语用学或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框架展开分析,运用系统语言学中的主位理论进行相声翻译研究的期刊文献更是屈指可数。本文以主位理论为指导,基于CCTV-4《中国文艺》的双语字幕语料对相声翻译展开多维度的研究,旨在证明主述位系统可以作为衡量翻译对等的参数指导相声翻译实践。作者首先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分析相声语篇中原文和译文的主位结构及主位推进模式的分布情况,并进一步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其主位对等问题,对出现主位不对等现象的原因进行总结;接着作者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收集了以往基于主述位理论的翻译研究,从语类层面出发将相声同其他语篇类型进行对比,分析相声和其他语篇类型在主位选择和主位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对其共性进行总结。通过上述研究作者发现相声原文和译文中的主位均以单项主位居多,其次是复项主位,而句项主位出现频率相对较少;主位推进模式以主位同一型和延续型为主;相声译文较好地把握了原文主述位的顺序,原文和译文的主位结构及主位推进模式大致对等,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的差异,出现主位不对等现象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疑问词前置”、“存在句结构转换”、“主被动转换”等方面。此外,为了进一步总结主位选择和主位对等在不同类型语篇中呈现的规律,作者将相声语篇同其他类型语篇进行对比;通过语类层面的对比分析作者发现,其他类型语篇如法律文本、学术论文摘要等以单项主位居多,民航手册这类多以条件句开头的语篇以句项主位为主,而诸如电视访谈这类需要添加特殊成分(如语篇成分和人际成分)来使即兴对话保持连贯的语篇则以复项主位居多;而在主位推进模式方面,上述各类语篇包括相声在内都以主位同一和延续型模式为主;而从主位对等的角度出发进行汉英语篇对比分析时,作者也发现本文所涉及的全部语篇类型的原文及译文的主位结构和主位推进模式都基本对等。上述结论不仅证明了主述位系统作为衡量翻译对等尤其是衡量相声翻译对等的参数的可行性,同时也对进一步探讨主位理论应用于语类对比分析产生了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