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师德建设是新形势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其成败不仅关系到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影响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而且会对公民道德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想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影响到高校教师,使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进而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我国高校教师师德的整体状况良好,大多数高校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认同感,能够尽职尽责的工作,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奉献精神,自觉增强育人意识,为人师表,受到广大学生的肯定。但毋庸讳言,高校教师的师德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不高,敬业精神不强,治学精神不严谨,育人意识淡薄,教师形象不佳,欠缺团队合作精神,腐败现象滋生等。虽然这些问题只出现在部分高校教师身上,但应引起警惕。 高校教师师德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市场经济引起教师价值观念的冲突,师德考核监督评价机制不健全,教师利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以及教师自身要求不严格等。 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解决高校师德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本文提出的主要对策有:优化师德建设的社会和校园环境;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监督机制;提高教师待遇;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高校教师要自觉加强自我修养;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健全有力的管理领导机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