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R2激动剂云芝多糖减轻小肠辐射损伤和辅助结直肠癌放疗的机制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65247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肠是辐射的敏感组织,辐射对小肠的严重损伤极大地限制了腹部肿瘤放射治疗和突发核事故中肠型放射病的救治。因此迫切需要找到预防和治疗小肠辐射损伤的药物来解决这些难题。在众多肠道辐射保护剂的研究中,Toll样受体5激动剂鞭毛蛋白为肠道的辐射防护带来了振奋人心的结果。最近的研究显示TLR2具有保持肠道上皮细胞功能性屏障完整的作用,其基因的缺失会加速黏膜损伤和对结肠炎易感。2011年,来源于蘑菇的云芝多糖polysaccharide Krestin(PSK)被证实也是TLR2的激动剂,且PSK因为激活NK细胞和CD8+T细胞抑制肿瘤在临床实验中已有应用。鉴于此,本论文着重研究PSK对10Gy全身照射后小鼠小肠保护作用的靶细胞及机制,然后将其应用于小鼠结直肠原位癌模型的放疗中,研究其辅助放疗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为其应用于辅助腹部肿瘤放射治疗进行可行性探索。一、云芝多糖减轻10Gy全身照射后小肠辐射损伤的机制研究【目的】研究TLR2激动剂PSK对10Gy全身照射后小肠辐射防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10Gy单纯照射组、照前0.5小时给药组、照后24小时给药组,PSK浓度为200mg/kg,腹腔注射,C57BL/6小鼠接受10Gy(200cGy/min)X线全身照射后,分别于照后4小时、6小时、14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和96小时取小肠利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和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研究小肠微血管内皮细胞、上皮细胞(特指绒毛部)和隐窝细胞的凋亡情况;利用Ki-67和PCNA免疫组化研究其增殖情况;利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及免疫组化研究Bax、Bcl-2、Akt1、Akt2、Akt3、p-Akt的表达情况;观察记录10Gy全身照射后C57BL/6小鼠、TLR2-/-和AKT1+/-小鼠的生存,绘制生存曲线。【结果】10Gy全身照射后,小肠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在4小时和6小时较明显;小肠上皮细胞的凋亡在6小时和96小时较明显;隐窝细胞在各个时间点凋亡都较明显。PSK照前0.5小时给药通过减少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升高抗凋亡蛋白Akt2、p-Akt、Bcl-2的表达减少内皮细胞的凋亡,但不能减少上皮细胞和隐窝细胞的凋亡。PSK照后24小时给药通过升高隐窝细胞的Akt1、Akt3、p-Akt的表达促进其增殖。PSK照前0.5小时或照后24小时给予均延长10Gy全身照射C57BL/6小鼠的生存时间,但在TLR2-/-和AKT1+/-小鼠中作用消失。【结论】PSK照前0.5小时给药减少小肠内皮细胞凋亡,PSK照后24小时给药促进小肠隐窝增殖。PSK通过TLR2/Akt通路对小肠起到辐射防护作用。二、云芝多糖辅助放疗减少结直肠癌血管生成和增殖的作用研究【目的】建立C57BL/6小鼠结直肠原位癌模型,研究PSK在结直肠原位癌放疗中的作用。【方法】在C57BL/6小鼠中建立氧化偶氮甲烷(AOM)/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发的结直肠原位癌模型;将模型鼠分为4组,分别为不处理组(Untreated)、PSK单给药组(PSK)、单纯照射组(10Gy)、PSK给药联合照射组(10Gy+PSK),每组22只,腹部照射采用10Gy的电子束(6MeV,200cGy/min),PSK浓度为200mg/kg,于每次放疗前半小时腹腔注射给予,放疗每周1次,共进行4次;每组中11只用来观察体重变化及生存率;每组另有11只于4周后取材,统计结直肠肿瘤大小及分布,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VEGF表达情况,观察小肠组织的病理改变及其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的表达情况。【结果】10Gy+PSK组与不处理组、PSK单给药组、单纯照射组相比较显著减小肿瘤体积。10Gy+PSK组与单纯照射组相比较显著减少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保持小肠结构完整性,但对小肠Angiopoietin-1的表达没有影响。10Gy+PSK组显著减少模型鼠的体重损失,显著延长其生存时间。【结论】 PSK能辅助放疗减小结直肠癌的肿瘤体积,减少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同时,PSK能保持小肠的结构完整,减少小鼠体重损失,延长其生存时间。综上所述,本论文研究发现TLR2激动剂PSK通过TLR2/Akt通路对10Gy全身照射后的小肠起到辐射防护作用,将其应用于C57BL/6小鼠结直肠原位癌放疗中,可以更加有效减小肿瘤体积及微血管密度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小肠,减少模型鼠体重损失,并延长其生存时间,为PSK作为肠型放射病救治药物和腹部肿瘤放疗的辅助治疗药物提供实验支持。
其他文献
<正> 1992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磨憨为国家一级口岸,它是中国与老挝第一个也是唯一的边境陆地国家级口岸。1993年12月22日正式对外开通,老挝也在同期开通了与之相应的老挝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外显子49位点及启动子1661及177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青岛地区人群胃癌的发病率有无关
目的尽管情感虐待对社交焦虑存在显著性的影响已被证实,但我国对这两者之间机制探讨的研究还比较少。为了填补以往研究的不足,本横断研究旨在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情感虐待与社
通过对航空气象学课程的案例教学提出用学生主动学习机制来提升教学效果,并用案例群的概念进行探索,将案例教学与能力提、理论、考核等结合研究,提出自己的分析路径。
目的:探讨影响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放射治疗疗效的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0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102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Kapl
研究背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id leukemia,ALL)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液肿瘤,占儿童白血病的70%左右,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而有研究发现控制生物节律的内在生物钟基
为综合利用虾、蟹等水产品壳废料,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方法提取虾壳中的红色素,它是一类以虾青素及其酯为主的类胡萝卜素。比较虾壳红色素与维生素C在抑制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以及
以原子力显微镜和LB膜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研究带有氨基酸取代基的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噻咯(silole,SI)在液/固界面和气/液界面的超分子组装行为。SI分子在甲苯/云母液固界面表
目的:通过建立小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模型,观察甘草次酸对模型组小鼠的病理形态及肺组织中Smad2、Smad3、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甘草次酸抗急性肺损伤可能的作用机制。材料和方
一、前言从500hpa元月份历史平均环流图(图略)上可看出;元月份极地为低压,中高纬西风带上有三个平均槽,分别位于亚洲大陆东岸、北美大陆东岸和乌拉尔山附近的欧洲上空.三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