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中国政治稳定问题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c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理论指导,运用政治学、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站在社会大系统的背景之中进行综合分析、考察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稳定问题。本文试图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维护和实现政治稳定。至于什么是政治稳定,学界众说纷纭,无一定论。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我们阐释了政治稳定的内涵及其特点,指出当前我国追求的政治稳定应是动态有序的政治稳定,而不是停滞。要实现动态的稳定,就必须建立起一系列的调节机制,才能不断克服来自内外的种种不稳定因素。这些调节机制包括:政治稳定的内部机制;政治稳定的社会机制;政治体系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机制。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政治稳定若干制约因素主要有: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腐败现象的滋长和蔓延;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带来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不同性质的文化和价值观剧烈碰撞,主导政治文化社会统合功能弱化;社会公众政治参与愿望的提高与现实条件的制约所导致的社会挫折感。可以说,在社会转型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政治稳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我国而言,在转型时期要实现和维护动态有序的政治稳定,就要努力克服影响政治稳定的不利因素,这需要从以下几个路径着手:加快经济发展,增加社会财富的积累;充分发挥国家在收入分配中的调节功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分配调控体系;建立和完善有利于遏制权力腐败现象的制约机制,增强公众对现政权的认同感;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奠定政治稳定的社会基础;构建以改革发展稳定为取向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塑造现代公民的政治人格;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化解政治参与对政治稳定的负面影响;建立和完善旨在促进动态、有序的政治稳定的政治控制机制。
其他文献
对信托制度追本溯源,可以发现英国中世纪衡平法中的“用益制度”是早期信托的雏形。信托的设立方式灵活多样,而且能够聚集大量的财富,信托制度凭借着强大的优越性迅速在英美
中国共产党从中外政权崩塌的历史中深刻地认识到腐败问题的危害性。它会造成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引起老百姓的不满,使政府失去公信力,动摇执政党的执政地位。自建国以来历届领导人
出于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考虑,世界各国以政府干预的形式积极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其中以补贴形式最为常见。然而,基于可再生能源巨大的“环境价值”,近期国际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