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柯拉斯那沉香中倍半萜化学成分研究与部分生物活性筛选

来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jin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沉香是瑞香科(Thymelaeaceae)沉香属(Aquilaria)或拟沉香属(Gyrinops)植物受到外界的人为或自然伤害后产生的一种含有树脂的芯材。沉香植物A.crassna产生的沉香为柯拉斯那沉香,是目前国际市场上主要交易的四大沉香之一,主要分布于柬埔寨、老挝、泰国、越南等国家。迄今为止,对柬埔寨产地沉香的化学成分相关研究却鲜有报道。本次选用柬埔寨野生柯拉斯那沉香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中的倍半萜化学类成分,并对单体化合物进行部分生物活性筛选,以期发现结构新颖、生物活性较好的潜在单体化合物。为沉香的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本次实验采用硅胶柱色谱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结合目标化合物倍半萜的极性和文献查阅对倍半萜进行有目的的分离纯化。利用多种现代谱学方法(1D NMR、2D NMR、IR、UV、HR-ESI-MS、OR、CD计算)以及与文献波谱数据比对,同时,结合单体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其结构进行鉴定。本次实验从柬埔寨野生柯拉斯那沉香中共分离了2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α-H-9(10)-ene-11,12-epoxy-8-oxoeremophilane(1)、7β-H-9(10)-ene-11,12-epoxy-8-oxoeremophilane(2)、neopetasane(eremophila-9,11-dien-8-one)(3)、jinkoh-eremol(4)、11-hydroxy-valenc-1(10)-en-2-one(5)、诺卡酮(6)、(rel)-4β,5β,7β-eremophil-9-en-12(7)、7(11)-epoxyeremophil-9(10)-en-8-one(8)、11-hydroxyeremophil-6(7),9(10)-dien-8-one(9)、eremophila-9-en-1α,8β,11-triol(10~*)、methyl 2-(8S~*,8a R~*)-4a-hydroxy-8,8a-dimethyldecahydronaphthalen-2-yl)acrylate(11~*)、(4R~*,5a S~*,6S~*)-5a,6-dimethyl-4-(prop-1-en-2-yl)-5,5a,6,7,8,9-hexahydrobenzo[d]oxepin-2(4H)-one(12~*)、(1R~*,4R~*,5R~*,7R~*,10S~*)-agarospir-1,10,11-triol(13~*)、baimuxifuranic acid(14)、(7S,9S,10S)-(+)-9-hydroxy-selina-4,11-dien-14-al(15)、(7S,9S,10S)-(+)-9-hydroxy-selina-4,11-dien-14-al(16)、2-(2-苯乙基)色酮(17)、5-羟基-6-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18)、6-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19)、5-羟基-6-甲氧基-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20)、4-(3,4-dimethoxyphenyl)butan-2-one(21)、dihydroferulic acid ethylester(22)、ethyl 5-(4-methoxyphenyl)-3-oxopentanoat(23)、(+)-3-hydroxy-1,5-diphenyl-l-pentanone(24)、1-hydroxy-1,5-diphenylpentan-3-one(25)、1,5-bis(4-methoxyphenyl)pentan-3-one(26),其中包括4个新化合物(10~*-13~*),其余22个已知化合物。化合物1-15为15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化合物16为1个2-(2-苯乙烯基)色酮类化合物;化合物17-20为4个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21-26为色酮类化合物的代谢前体类化合物。化合物2-16和18-26均为首次从柯拉斯那沉香中分离鉴定。采用传统的Ellman法对分离纯化的化合物1-26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筛选,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1-3、7、11~*-13~*、20均表现出一定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3活性相对较好。采用常见的MTT法对分离鉴定的全部单体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实验结果显示,只有化合物18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具有微弱的细胞毒活性。采用LPS诱导RAW264 7细胞释放NO的模型对部分结构具有代表性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筛选,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3、10~*、12~*、14、15、20均表现出一定的抗炎活性。本次研究从柬埔寨柯拉斯那沉香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4个结构新颖的倍半萜(10~*-13~*),说明沉香中仍有发现新倍半萜类化学成分的可能;还首次分离鉴定了一系列的色酮的代谢前体(21-26),为沉香中2-(2-苯乙基)色酮生物合成途径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从柬埔寨柯拉斯那沉香中分离鉴定的成分以倍半萜和2-(2-苯乙基)色酮为主,说明柬埔寨柯拉斯那沉香与其他品种沉香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一致的。本次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分离鉴定的26个化合物基本均无细胞毒活性,这为沉香在熏香和化妆品行业中使用的安全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生物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大部分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1-3、7、11~*-13~*)或抗炎活性(3、10~*、12~*、14、15),为沉香的药理活性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也说明倍半萜类化合物是沉香中生物活性较好的潜在活性成分,具有继续深入研究的价值。综上,本次研究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柬埔寨沉香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也为柬埔寨柯拉斯那沉香品质的鉴定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其他文献
生物质化学转化制取化学品是解决能源和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5-羟甲基糠醛(5-HMF)是一种重要的平台化合物。它不仅可由生物质中碳水化合物转化获得,而且是合成树脂、药物
长期以来,从植物当中寻找天然药物一直是药物化学领域的热点,但植物生长周期长,活性成分的含量较低,这给天然药物的研发与生产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从更为富产有机小分子化
伴随着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介的衰落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多用户倾向通过移动媒介来获取新闻资讯。随着用户触媒习惯和阅读方式的改变,各大广告主为了获取更大的广告流量,纷纷把视线从传统媒体转向了互联网广告市场,资讯类媒介成为其投放广告的重要载体。原生广告被誉为互联网广告的新体验,成为各大资讯类媒介主要的广告形式,在业界与学界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用户技
随着证券市场体制和规则的不断完善,并购现象在中国市场上频繁发生。它一直是金融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兼并和收购涉及众多环节,其中基于资产的评估价值对交易价格进行谈判这个环节是最难以确定的,也就是谈判定价过程是并购的焦点。由于管理者风险偏好在实际中难以用数据准确衡量,讨价还价能力对并购定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试图基于多主体建模来模拟这些差异以及企业讨价还价能力对并购交易价格的影响。本文基于多主体建模,并
吉他霉素(Leucomycin,LM),又称柱晶白霉素(Kitasamycin),属于十六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于其对革兰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淋病
【目的】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亚型之一,且由于其缺乏明确有效的治疗靶点,临床预后极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生物或者非生物逆境的影响,这些逆境不仅会影响植物的分布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决定植物的生存状态。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植物形成了多种复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引起的主要存在于牛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其临床
在车载导航和轮式机器人等民用定位场景,微电子机械系统惯性测量单元(MEMSIMU)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且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导航手段之一。特别是,在基于航位推算(Dead-Reckoning)
在正常细胞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DNA-蛋白质交联(DNA-protein cross-links,DPCs),这是DNA与核蛋白的正常互作或代谢的结果,对维持细胞的正常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受到诸如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