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展,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将会更加蓬勃向上发展。高速公路网的成熟化和复杂化程度越来越高,自动驾驶专用车道的功能也需要相对完善,但国内对于自动驾驶专用车道交通标志的设计研究较少,而车辆识别标志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因素过多,易造成诸多安全隐患。因此,高速公路与自动驾驶车辆的适应性及匹配性也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科学合理的设置自动驾驶专用车道的交通标志,能够有效规避不
【基金项目】
:
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重点项目“面向自动驾驶的行人交通行为感知与智能协同安全技术”(项目编号2021KWZ-09); 山东省交通科技项目“现代高速公路(网)全时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展,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将会更加蓬勃向上发展。高速公路网的成熟化和复杂化程度越来越高,自动驾驶专用车道的功能也需要相对完善,但国内对于自动驾驶专用车道交通标志的设计研究较少,而车辆识别标志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因素过多,易造成诸多安全隐患。因此,高速公路与自动驾驶车辆的适应性及匹配性也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科学合理的设置自动驾驶专用车道的交通标志,能够有效规避不良环境因素影响,正确引导交通流,为自动驾驶汽车的高速公路驾驶安全提供保障。本文主要的理论研究内容有:首先,研究了自动驾驶车辆检测识别交通标志图像技术,分析了影响交通标志识别的各种因素;其次,划分了影响车辆识别交通标志不同工况场景,在Pre Scan软件中对不同工况进行场景建模;再次,利用Pre Scan软件进行不同场景下自动驾驶仿真模拟试验,通过Pre Scan与Simulink联合仿真得到自动驾驶车辆的反应速度、反应时间等指标,并横向对比分析各项指标之间的变化,发现随着天气能见度的降低以及降雨量、降雪量的增加,识别准确率会下降,当交通标志版面尺寸设置为120cm,倾斜角度为15°时,有利于提高识别准确率;最后,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对交通标志图像RGB色彩、HOG特征值、纹理及尺寸等指标进行决策。研究结果表明:随机森林评价模型识别不同天气工况场景下交通标志的RGB、HOG特征和纹理等标志信息,当随机森林中决策树的数量在40左右时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度;不同交通标志设置类型工况下,通过对标志位置、RGB、HOG特征值、尺寸和纹理等指标分类识别,得到随机森林中决策树的数量在50-70时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度。结合项目实际应用,在京台高速K516+360至K518+360路段,根据本文实验结论对限速交通标志的设置进行仿真实验模拟,并且通过随机森林评价模型验证了设计方案可行性,为自动驾驶专用车道交通标志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其他文献
电磁隐身表面在雷达通信与隐身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带内透波/带外反射和带内透波/带外吸波隐身表面、带内透波/吸波和电磁感知隐身超表面四部分介绍了电磁隐身表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一种动态调控电磁隐身超表面,利用PIN二极管实现通带可开关带外吸收的超表面.当PIN二极管断开时,在11.34 GHz处出现窄带透明窗口,在带外4.8~11.0 GHz和13.5~16.0 GHz的吸波性能均在-10 dB左右;当PIN二极管导通时,吸波频段的吸波性能基本无变化,但关闭了11.34 GHz处的窄带透明窗,从而
超表面由于其灵活的电磁波调控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基于其在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减缩设计中受限于工作频带单一、设计通用性低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新型的叠层型超表面设计方法,来灵活实现双宽带的RCS减缩.首先设计了工作在两个频带且具有极化旋转特性的超表面结构及低通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并将其与两个极化旋转超表面相集成,形成了具有双频带极化旋转特性的超表面结构;然后基于极化相消原理,将该阵列进行旋转排布,形成2×2的
随着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国内公路隧道里程保有量不断增加,这给隧道的养护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隧道病害的存在给交通安全带来了严重安全隐患,特别是衬砌裂缝,其直接反映了隧道的受力情况,因此研究针对隧道衬砌裂缝的检测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针对衬砌裂缝的检测主要依靠人工检测,检测效率低下且无法保证检测精度,因此迫切需要发展衬砌裂缝自动化检测技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检测需求。针对目前的检测现状,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