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评价在牙周炎临床治疗中,使用激光或光动力疗法作为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的辅助技术与单纯使用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的抗菌效果差异。
方法
使用自由词和布尔运算符计算机检索了Webofscience,Pubmed,CocranecentralRegisterofControlledTrials,Embas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和万方数据截至2020年12月16日的所有的关于激光治疗、光动力疗法辅助刮治与根面平整术的抗菌效果的研究文献。检出的研究文献经历摘要筛选和全文筛选,由两名研究者按照预先设定的纳入标准独立完成筛选并讨论决定最终的纳入。使用RevMan5.4软件中的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并对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使用随机效应方法,以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 mean difference,SMD)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效应指标。
结果
检索得到的全部741项研究中,5项关于激光治疗的研究和4项关于光动力疗法的研究最终被纳入评价。纳入的研究表明,激光辅助治疗在减少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齿垢密螺旋体的效果上,与单纯使用刮治与根面平整术的效果相似。对3个月时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丰度的meta分析表明,在刮治与根面平整术后辅助使用激光治疗并无优势(SMD=-0.39;95%CI:-1.43/0.66;P=0.47)。而光动力疗法的辅助使用,在减少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数量上,其效果可能优于单纯使用刮治与根面平整术(SMD=-1.60;95%CI:-2.52/-0.67;P=0.0007)。但各研究关于光动力疗法辅助治疗减少福赛斯坦纳菌和齿垢密螺旋体数量的结果相异,尚需更多的研究来论证。
结论
关于激光和光动力辅助疗法的抗菌效果,现有的研究数量有限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实验方法异质性,所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使用相似的微生物分析方法和结局指标进行论证。
系统评价在牙周炎临床治疗中,使用激光或光动力疗法作为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的辅助技术与单纯使用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的抗菌效果差异。
方法
使用自由词和布尔运算符计算机检索了Webofscience,Pubmed,CocranecentralRegisterofControlledTrials,Embas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和万方数据截至2020年12月16日的所有的关于激光治疗、光动力疗法辅助刮治与根面平整术的抗菌效果的研究文献。检出的研究文献经历摘要筛选和全文筛选,由两名研究者按照预先设定的纳入标准独立完成筛选并讨论决定最终的纳入。使用RevMan5.4软件中的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并对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使用随机效应方法,以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 mean difference,SMD)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效应指标。
结果
检索得到的全部741项研究中,5项关于激光治疗的研究和4项关于光动力疗法的研究最终被纳入评价。纳入的研究表明,激光辅助治疗在减少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齿垢密螺旋体的效果上,与单纯使用刮治与根面平整术的效果相似。对3个月时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丰度的meta分析表明,在刮治与根面平整术后辅助使用激光治疗并无优势(SMD=-0.39;95%CI:-1.43/0.66;P=0.47)。而光动力疗法的辅助使用,在减少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数量上,其效果可能优于单纯使用刮治与根面平整术(SMD=-1.60;95%CI:-2.52/-0.67;P=0.0007)。但各研究关于光动力疗法辅助治疗减少福赛斯坦纳菌和齿垢密螺旋体数量的结果相异,尚需更多的研究来论证。
结论
关于激光和光动力辅助疗法的抗菌效果,现有的研究数量有限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实验方法异质性,所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使用相似的微生物分析方法和结局指标进行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