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共生菌及其抗血小板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来源 :遵义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iy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蜱虫是一类寄生在脊椎动物体外的吸血节肢动物,能传播多种疾病。为了对抗宿主的止血、炎症反应、免疫反应、血管收缩等防御系统,蜱虫进化出多种机制促进其血餐,如唾液腺中存在的多种抗止血因子、抗炎因子、免疫调节因子、血管舒张因子等。  共生菌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广泛存在,分为初生共生菌和次生共生菌。共生菌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主要与提供营养、促进宿主生长繁殖有关。已经证实某些吸血节肢动物可以通过唾液腺分泌腺苷和腺苷单磷酸发挥血管舒张、抗血小板和免疫调节作用,协助血餐。  本研究利用涂布平板的方法,从草原革蜱中肠筛选到一株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共生菌,代号为TG4。利用传统细菌分类鉴定方法对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发现TG4为革兰氏阳性四联球状菌,接触酶阳性,不产酸,硝酸盐还原阴性,G+C mol%为69.8%,与Micrococcus terreus特征相似。系统发育树中TG4与微球菌属(Micrococcus)聚成一簇。16S rDNA分析结果显示,TG4与M.terreus同源性为99%。因此TG4在系统分类学上属于微球菌属(Micrococcus)。应用有机溶剂萃取、正相硅胶柱层析、薄层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活性组分,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全波长扫描、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电喷雾质谱等方法研究其分子结构,确定TG4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物质为腺苷,半抑制浓度IC50为0.12μg/mL,抑制效果呈浓度依赖型,腺苷产率约为18 mg/L。本研究首次观察到共生菌产生腺苷有利于蜱虫血餐的现象。
其他文献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 CGMMV)属于芜菁花叶病毒科(Tymoviridae)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主要侵染葫芦科作物,造成叶片斑驳、褪绿和
高原鼠兔和根田鼠是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优势物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但是它们的适应机制还不清楚。本文研究了急性低氧下,高原鼠兔和根田鼠a)
近年来,随着社会网络研究的兴起,对社会网络中的社区结构进行检测,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社区结构是社会网络最重要的拓扑结构属性之一,它揭示了社会网络的隐藏规律和行为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安防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的视频监控技术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是新型科学研究领域之一,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运动人体定位是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