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无线电中检测持续时间和功率控制算法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wgp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知无线电网络中,次用户(感知用户)在检测周期内需要对授权频段进行检测,当检测到频谱空洞后,次用户则利用空闲频段传输数据,这种伺机接入空闲的授权频段方案,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对于主用户(授权用户)来说,希望感知用户检测必须准确;对次用户来说,希望传输时间尽可能的长。增加检测时间可以提高频谱检测精度,但减少了次级用户的数据传输时间,从而减少了信道容量,因而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本文研究感知无线电中的检测持续时间和功率控制算法,主要工作如下:   为了在频谱利用率与检测持续时间之间进行权衡,本文考虑了主用户的状态转移速率,并引入最大漏检概率限制条件,将频谱利用率与检测持续时间的权衡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进而求出了满足无冲突时间最短且频谱利用率最大的最优检测持续时间的闭式表达式。通过仿真可以得到,存在一个最优的检测持续时间,使得频谱利用率达到最大;当主用户由忙到闲的转移速率增加或由闲到忙的转移速率减小时,频谱利用率达到最大时所需的最优检测持续时间将减小。   假定次用户只能获得部分主用户信息,首先对检测持续时间和容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进一步,通过加入平均传输功率和平均速率损耗限制条件,在保证次用户各态历经容量最大化的前提下给出了最佳检测持续时间和传输功率控制方案,并且分析了平均传输功率和平均速率损耗限制条件对最佳检测持续时间的影响。通过仿真显示,存在一个最佳检测持续时间和最佳传输功率使得容量达到最大,随着对平均速率损耗的减小和平均传输功率的增大,最佳检测持续时间相应的增大。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疾病、灾害、交通事故等原因造成损伤人数的增加,老年人和残障人士逐渐增加,同时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对性能优越的代步工具,完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快速增长,移动数据业务正呈现爆炸性的增长势头。为了满足这一需求,高密度、高覆盖率的异构网络开始问世。异构网络的部署带来了利益如: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系统可利用频谱资源越来越少。超宽带技术因其高带宽特性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因此,研究并提高超宽带通信电路性能,对无线通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
信号是信息的载荷者、传送者。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信息的传输与交换都是通过信号这一物理实体来完成的。自然界里,信号形式多种多样,普遍存在的一种信号模型是高动态信号。该信
无线通信业务需求的爆炸式增长和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要求无线通信网络必须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不断寻求提高系统容量和覆盖能力的技术途径。认知无线电作为一种智能频谱共
当今社会随着移动数据流量爆炸性增长以及频谱资源的短缺,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可以预见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点,同时绿色通信也成为未来通信领域的焦点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集群通信也在向基于TD-SCDMA技术的第三代数字集群演进。目前集群业务量在增长,集群用户也在增加,而无线频谱资源相对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呼叫接纳控制算
智能电网具有可靠、优质、高效、兼容、互动等特点,是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实时电价(RTP)作为智能电网的一种理想定价机制,具有节能环保、削峰填谷、保障用户和供电商最大化效益等方面的优势,能完善需求侧管理,鼓励用户更明智更高效地用电,有效解决智能电网的供需平衡问题。然而,对实时电价模型的求解,通常采用基于对偶分解的次梯度算法,该算法有步长不易调整及在电网规模较大时,收敛慢甚至不收敛的缺陷。本文所用改进
随着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光正交频分复用(O-OFDM)传输系统因其高速率大容量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由于受到O-OFDM系统中的色散、传输系统光器件和OFDM信号的子载波
随着各种宽带网络应用的不断涌现,组播业务日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业务模式。光网络拥有巨大的带宽资源,将组播技术移植到光网络将会使得更多的宽带实时应用成为可能。光组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