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揉髌手法对兔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模型软骨组织形态学、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9、MMP-13、MMP-14及其抑制剂TIMP-1含量变化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对KOA病变过程的认识,探讨揉髌手法治疗KOA的作用机理,为KOA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5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手法组、对照组、假模组、正常组,每组各13只。手法组和对照组通过手术结扎右侧臀下静脉、股静脉及大隐静脉造成骨内高压型膝关节KOA模型;假模组行手术显露但不结扎切断相应血管;正常组则不做任何处理。自造模1周后手法组予揉髌手法连续治疗5周,共治疗17次,其余三组不予任何治疗措施。造模后1周及12周末耳缘静脉采血,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兔血清中MMP-3、MMP-9、MMP-13、MMP-14及TIMP-1的含量,在12周末取右膝关节胫骨平台内侧软骨组织,对软骨形态进行肉眼观察和切片光镜观察,并按照关节软骨改良Mankin分级评分标准进行病理学评分。结果:1.在造模后第12周末对兔关节软骨形态进行肉眼观察和切片光镜观察发现:手法组软骨呈蓝白色,表面可见裂隙,四层结构基本清晰,部分动物软骨层增厚,表层及中层细胞增多;对照组软骨发黄无光泽,表面粗糙,可见糜烂和缺损,周围软骨见簇状增生明显,软骨层变薄显著,软骨细胞显著减少;假模组软骨表面裂隙不规则,部分动物软骨裂隙深达移行层,软骨四层结构清晰,软骨细胞数量正常;正常组软骨表面光滑平整,软骨四层结构清晰,软骨细胞数量正常。经软骨组织病理学ManKin评分,对照组评分与手法组、假模组及正常组比较明显升高,可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动物软骨组织病理学观察及ManKin评分达到中度退变,手法组及假模组以轻度退变为主,正常组未见明显退变。2.第1周末:手法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MMP-3、MMP-9、MMP-13、MMP-14及TIMP-1含量无明显差异,可认为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组分别与假模组、正常组比较MMP-3、MMP-9、MMP-13、MMP-14及TIMP-1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分别与假模组、正常组比较发现各项指标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模组与正常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MMP-3、MMP-9、MMP-13、MMP-14及TIMP-1含量未见明显差异,可认为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末手法组、对照组血清MMP-3、MMP-9、MMP-13、MMP-14及TIMP-1含量较第1周末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模组、正常组第12周末MMP-3、MMP-9、MMP-13、MMP-14及TIMP-1含量较第1周末均未见明显差异,可认为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末对照组较手法组血清MMP-3、MMP-9、MMP-13、MMP-14含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法组TIMP-1含量较对照组多,可认为有统计学差异(P=0.03)。对照组分别与假模组、正常组比较各项指标含量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组分别与假模组、正常组比较各项指标含量均明显升高,可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假模组与正常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MMP-3、MMP-9、MMP-13、MMP-14及TIMP-1含量未见明显差异,可认为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末对照组MMP-3/TIMP-1比值分别与手法组、假模组、正常组比较明显升高,可认为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法组分别与假模组、正常组比较MMP-3/TIMP-1比值无明显差异,可认为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模组MMP-3/TIMP-1比值与正常组比较亦未见明显差异,可认为无统计学意义(P=0.76)。结论:1.结扎动物下肢静脉制备骨内高压型KOA模型的方法可取;2.揉髌手法能延缓软骨组织退变。3.揉髌手法能明显降低兔KOA模型血清MMP-3、MMP-9、MMP-13、MMP-14含量,升高了TIMP-1的含量,降低MMP-3/TIMP-1比值,可能是揉髌手法延缓软骨组织退变、治疗KOA的机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