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臭氧是大气中重要的痕量气体成份之一,主要分布在平流层。平流层臭氧对削弱透射到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有重要的贡献,对维护地球植被生存、生态平衡以及人类活动具有独特的意义。对流层臭氧既可以由平流层输送而来,也可以通过光化学反应生成。超过一定浓度的臭氧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有一定的危害。因此近地面臭氧的监测是大气环境监测和气候变化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论文重点分析了香格里拉(28.01°N,99.44°E,3580m asl)2007年12月10日至2009年11月30日的近地面臭氧、一氧化碳与氮氧化物(NO+NO2)的小时平均数据及臭氧及其前体物的季节变化、日变化以及污染物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气象数据(风、水汽等)和计算的混合层厚度以及轨迹模式Hysplit对臭氧等污染物的特征和来源进行分析。对当雄(30.20°N,91.06°N,4200m asl)观测结果做了初步分析并着重分析了一次臭氧高值过程,主要结论如下:1)香格里拉近地面O3、CO、NOx均在春季达到最大(其中以4月为全年最大值),而臭氧在夏季较小,冬季的臭氧仅次于春季。CO、NOx夏季的浓度仅次于春季,冬季与秋季均较低。轨迹分析表明冬春季节香格里拉受到来自西北以及西南风向的青藏高原气流影响较多。200m高度冬季影响香格里拉的轨迹比例为20%,2000m高度冬季影响香格里拉的轨迹比例为44.5%。200m与2000m高度的轨迹在方向上差别不大,但是2000m高度的轨迹西风气流更为明显。2)香格里拉混合层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14时混合层厚度越高,臭氧浓度越高,而CO、NOx、水汽浓度均较低。3)设计并检验了一个能够表达垂直输送过程的数值Y,与气象轨迹对比表明Y值与轨迹高度正相关。对07—09年香格里拉垂直输送数目的估计是43次,其中冬季是18次,春秋季其次,夏季仅5次。冬季居多的垂直输送数目是造成香格里拉冬季臭氧次极大值的重要原因。4)就Y值极大的日期做了个例分析,结合气象轨迹、天气过程和臭氧总量变化发现西风低压冷槽是造成香格里拉2008年7月5日—10日臭氧高值的原因。5)当雄的臭氧和一氧化碳的浓度均比香格里拉低,臭氧比香格里拉低15—20ppb。当雄臭氧在冬春季节较大,夏季较小。2010年10月15—20日的一次臭氧高值过程是在高压脊控制下的光化学反应的结果,来自印度大陆北部的长距离输送为光化学反应提供了如CO等的臭氧前体物。6)从香格里拉和当雄近地面臭氧浓度的比较可以看出,香格里拉站显著地受到区域污染输送的影响,如来自四川、云南东部和缅甸的污染。而当雄站的区域污染很低。7)冬春季节较高的7Be、7Be/210Pb以及臭氧浓度可以说明当雄在这些时段受到较多垂直向下输送的影响。8)西南涡与臭氧垂直输送过程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并需要中尺度模式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