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二氧化氯吸附载体的制备及结构表征的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ndb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采用凝胶型固体二氧化氯制备工艺,以蔗渣纸浆为原料自制吸附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再制备高吸水性树脂,吸附二氧化氯稳定溶液制备固体二氧化氯,产品其研究结果如下:   首先,对蔗渣浆醚化的工艺条件进行探索,得出最佳工艺条件:绝干蔗渣浆5g,加入13ml的水,11.12g的氢氧化钠溶液以及62.8ml90%的乙醇,在35℃下进行碱化1h,碱化后加入12.51g质量分数是60%的氯乙酸/乙醇溶液。在醚化前期温度保持在40℃反应30min,中期60℃反应60min,后期70℃保温30min。得到CMC粗品。用冰醋酸中和,抽滤,用90%的乙醇洗涤两次,无水乙醇洗涤一次,再抽滤后干燥,即可得到白色纤维状的CMC产品。并通过红外光谱表征(FT-IR)方法对材料的表征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蔗渣纤维醚化前后结构的变化。   其次,通过单因素分析对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酸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得出最佳工艺条件等离子体放电功率为250W,处理时间为90s,真空度为300Pa,m(CMC):m(AA)=1:9,引发剂m(K2S2O8):m(CMC)=1:4,中和度为40%时,产物的最大吸液能力为吸水倍率为508.7/g,吸盐水倍率为38.5g/g,吸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倍率为27.2g/g。通过红外光谱表征(FT-IR)、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描电镜(SEM)表征对自制的高吸水性树脂和原料的表征进行测试,然后对比分析得出接枝前后原料和树脂的官能团、结晶度以及表面结构的变化。
其他文献
锂电池回收工艺总结起来有以下两种工艺,一种是着眼于电池中关键金属的回收,如通过化学反应工艺提取镍、铝、锂等金属,一种是借助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工艺采取物理溶剂浸泡等
为探究生物炭施加对河流沿岸土吸附铜的影响机制,采集嘉陵江流域(川渝段)内苍溪(CX)、南部(NB)、嘉陵(JL)和合川(HC)沿岸土表层(S,0~20 cm)、亚表层(D,20~40 cm)共8种土样,分别
高速轴承在运转过程中的磨损及负荷冲击时产生的噪声和振动,是诱发旋转机械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旋转设备中,高速轴承中圆柱滚子不平衡产生的故障约占振动故障的60%以上。近些年来,由于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动平衡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现有的动平衡研究主要针对大中型滚动体,较少涉及直径D≤10mm、长径比接近1:1的微小滚动体。与常规的大中型滚动体相比,微型滚动体具有质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