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戟天为茜草科Rubiaceae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是名贵中药材,列为四大南药之一,并且是广东省中医药“十一五”重点发展的中药材。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风湿痹痛、筋骨痿软等病证。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巴戟天有促进骨生长,增强免疫力,抗衰老及抗疲劳,抗心肌缺氧等功能。因此对巴戟天药材的药效成分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巴戟天化学成分是巴戟天补肾壮阳、强壮筋骨等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对巴戟天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提取、分离、纯化研究,结合化合物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特征。对巴戟天药材水溶性多糖的质量进行了评价,旨在探讨巴戟天药材的质量标准。
1、巴戟天化学成分研究
本文研究巴戟天药材(Morinda offcinalis)的化学成分。通过硅胶柱色谱和ODS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从巴戟天药材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分离得到四个蒽醌类化合物,三个甾体类化合物以及一个环烯醚萜化合物。化合物1,2-二氧乙烯蒽醌(1),1,3-二羟基-2-丁酰基蒽醌(2),3β,20(R),5-29-丙基谷甾醇(5),3β,5-烯基螺旋甾(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综合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对巴戟天均多糖MP-1、MP-2、MP-3的理化性质及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确定MP-1、MP-2、MP-3为均一多糖,分子量分别为2165、19494、27705 Da。MP-1为菊淀粉类果聚糖,聚合度为22,即由21个呋喃型的果糖以β(2→1)糖苷键相连、1个吡喃型的葡萄糖以α(1→2)糖苷键连接在果糖末端的线性直链结构化合物。MP-2含有90.23%的总糖、30.85%糖醛酸及0.76%的蛋白质,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摩尔比为1:53.67:0.63:1.01:0.51:16.05:30.02。主链由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组成;支链主要由阿拉伯糖组成,带有少量的鼠李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及半乳糖;主要的糖基连接方式有1→2、1→4、1,2→6、1,4→6、1→、1→6(六碳糖)或者1→、1→5(五碳糖);半乳糖醛酸主要以1→4连接方式存在于主链中,推测MP-2为果胶类多糖。MP-3亦为类似果胶多糖的酸性多糖,含有91.87%的总糖、43.34%糖醛酸、0.49%的蛋白质及2.62%的硫酸根,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摩尔比为1:57.18:10.36:50.38。主链由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组成;支链主要由阿拉伯糖组成,带有少量的鼠李糖及半乳糖;糖基的连接大多数都不能被高碘酸氧化;1→4连接的半乳糖醛酸其羟基取代占主导地位。此外,AFM及特性粘度测定实验表明MP-2及MP-3在水溶液里容易产生分子聚合现象。
2、巴戟天药材提取物含量测定及微量元素分析
研究药材巴戟天提取物的糖、蛋白质含量以及微量元素的分析。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寡糖的含量,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ICP-AES法分析其中的微量元素。该提取物含总寡糖量为89.4%,总提取物中蛋白质含量为0.19%,经过D-941阴离子柱层析富集脱蛋白后未测出含有蛋白质,微量元素测定其含有Zn、Fe、Ca等十二种微量元素,未检测出As、Cd、Pb等有害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