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最大的区别在于把人民至上作为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核心价值追求。自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崭新思想,并作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郑重承诺,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一个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结构严谨的思想理论体系,其产生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与鲜明的时代背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并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现实依据。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内容涵盖了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的依靠主体、发展的价值取向与具体目标等方面,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也必将推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文正文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形成,即“以人民为中心”来自哪里。本章主要论证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两方面的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论是其理论基础,“以人民为中心”正是根源于坚持人民主体至上与人的本质理论,秉承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发展的人民思想,辩证地吸收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有益成分,并基于当前我国主要社会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的现实才得以形成。第二部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内涵,即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本章首先从“人民”与“中心”的释义着手,阐述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根本取向、核心思路、根本目的三方面的内容,并论证了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具体体现。第三部分坚持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意义,即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本章论证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对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贡献,以及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