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营改增)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3年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始实行增值税制度,下一步改革的范围将扩大到所有行业,其中也包含饭店业。在这种现实背景下,营改增到底会对饭店企业产生什么影响,饭店企业如何应对,是理论界和实践中必须回答的课题。本文共分四大部分,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发现现有研究成果集中在宏观层面、政府角度,企业角度对该问题研究较少,专门针对饭店企业营改增问题的研究几乎没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将研究视角界定在企业角度,分析了营改增对饭店企业的影响状况及企业对策。其次,梳理了我国与饭店业营改增相关的政策。界定了营业税、增值税、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概念,对比营业税和增值税在纳税人身份、计税基础、价内税价外税、税率、计税方法以及税负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差异。此外,分析了饭店主要业务涉及的流转税情况,并对比不同经营模式下饭店相关各方主体的应税行为。在上述理论分析基础上,以S饭店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分析了饭店的经营现状,并分别测算其应纳营业税额和增值税额,对比税负情况。通过对营业税和增值税税负测算过程的比较,发现营改增后,决定企业税负高低的因素增多,可分为政府政策因素和企业经营因素两大类。其中政策因素包括饭店业适用税率和相关抵扣政策,企业经营因素包括成本构成、采购途径、饭店规模、经营所处阶段和收入构成。此外,本文通过对S饭店税负的测算结果还发现,营改增后饭店企业重复征税问题得到解决;改革并不一定会减轻饭店企业税负,不同企业在实行增值税后的表现也会有显著差异。最后,根据案例研究结果,提出新税制下饭店企业可以采取服务外包、拓展业务范围、提高智能化程度、延迟固定资产购入时间、改变采购途径等手段降低税负。此外,规模较大的饭店未来应注重拓展团队市场,而小规模饭店企业可以发挥价格优势更多关注个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