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经过党和人民九十多年的奋斗、创造、积累,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信仰状况不仅会对自身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也会关系到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否顺利的走下去。因此,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三个自信”,还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外来的思想潮流不断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甚至对大学生的信仰产生着严重的不良影响,同时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要求加强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不完善,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各种社会思潮兴起,这些因素使一些学生在信仰上出现了重物质轻精神,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传统的信仰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生的信仰需求,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此外,复杂的教育环境也影响着信仰教育的效果。因此,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强化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本文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在研究分析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和老师们的交流,对一部分学生的访谈,总结出目前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过程中有可能存在的不足,并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产生这些不足的原因。尽可能地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来思考开展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的方法,力图为提高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