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造纸工业中,废纸回用量的迅速增加已引起日益严重的“胶粘物质”问题,给造纸生产造成了极大危害。因此消除“胶粘物质”问题是造纸界人士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各种压敏胶粘制品是“胶粘物质”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开发能容易在制浆过程中除去,不生成“胶粘物质”的新型压敏胶粘剂意义重大。本论文采用乳液聚合工艺合成的水溶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就是这样一种产品。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 1、乳化剂、引发剂用量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搅拌速度对乳液聚合反应有重要影响。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聚合速率增加,产品乳液的电介质稳定性提高,产品的初粘性能和水溶性能降低,持粘性能则先增加后降低。过硫酸盐引发剂用量为0.8%左右时,80℃下反应约2小时,本课题涉及的乳液聚合反应能较好的完成。 2、单体配比、聚合度及中和度对产品性能有重要影响:随着硬单体比例的增加,产品持粘性能和水溶性能增加,初粘性能降低;一定调节剂用量下,使产品具有水溶性有一个最小的硬单体比例,而且该值随调节剂用量的增加而减小;改变调节剂用量可有效改变产品的聚合度;随调节剂用量增加,产品持粘性能降低,水溶性能提高,初粘性能基本不变,而且调节剂用量在0-0.25%的范围内,产品性能的改变最为明显;氨水中和能有效改善产品的水溶性能。 3、Z系列是一类有效的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增粘剂,其中分子量较高的Z-3增粘效果最好,其适宜用量在10-15%(W)之间。 4、离子型交联剂Al2(SO4)3能显著改善丙烯酸酯压敏胶的持粘性能。温度对离子型交联反应基本没有影响;中和度对离子型交联反应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当中和度在75%左右时,交联反应几乎不能进行。离子型交联剂的用量主要受压敏胶乳液电解质稳定性的限制。 5、自交联剂N—MAN能显著改善丙烯酸酯压敏胶的持粘性能。温度、中和度对N-MAN的自交联反应有重要影响:适宜的自交联反应温度在120~130℃之间;较低的中和度有利于自交联反应的进行。自交联剂用量要受到产品的水溶性能要求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