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aspberry Pi3B+的掌静脉采集系统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wing52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处在一个信息互联互通的时代,信息安全的保护成为当今社会背景下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传统的身份识别验证方式,如钥匙、PIN码、ID卡等,识别率和安全性都比较低,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当今生活的需求。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利用人体独有的“行为特征”或者“生理特征”而进行的识别技术,其隐蔽性能、防窃取以及安全性能方面远远好于传统识别方式。掌静脉识别技术是众多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起步较晚的一种识别技术,利用人体丰富的手掌静脉血管信息对身份进行识别验证,并且在近几年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针对掌静脉采集设备小型化的实现、良好的近红外光源模块设计以及普适性采集等核心难点问题,本文设计并提出一套基于Raspberry Pi3B+平台的掌静脉图像采集系统。首先,对主流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进行了优缺点对比,并从医学的角度研究分析了掌静脉的成像原理和影响因素等。随后提出三种近红外光源波段组合850nm、940nm及850+940nm的实验方案,根据成像效果验证了850+940nm混合波段的可行性,本设计为近红外光源波长的选择提供了另一种可行性方案。然后,对整个掌静脉采集装置进行搭建,首先确定近红外光源的硬件型号,并对近红外光源的结构布局及光源均匀化的实现进行原理性分析,对近红外光源驱动模块、超声波测距模块、继电器开关控制电路、CMOS摄像头模组及滤光片进行具体的硬件选型以及电路设计。针对因不同人群的手掌脂肪层厚度存在差异而造成的静脉成像质量不理想等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两路近红外光源亮度调整电路,默认状态下使用自适应亮度调节电路进行掌静脉图像的采集,如果实时采集到的图像质量不佳,则通过上位机界面选择PWM脉宽调制的方式,对占空比进行实时调节以达到亮度调节的目的,直至采集到高质量的掌静脉图像。最后,为了更好实现人机交互性,设计并搭建基于PyQt5+SQLite的掌静脉图像采集界面(GUI),完成对用户的掌静脉图像采集以及注册信息如ID、姓名、左右采集手掌、注册时间和掌静脉图像等相关信息的保存。通过调节摄像头参数如对比度、亮度等,并搭配两路光源调整电路模块使用,直至能采集到最理想化的掌静脉图像。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掌静脉采集系统的准确性、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本采集系统可以实现不同场合、不同环境情况下的高质量掌静脉图像采集,可以为后续的图像处理环节提供大量的高质量掌静脉图像样本。
其他文献
由于视频编辑软件功能强大且易于操作,常常有不法分子恶意伪造视频,歪曲事实,给媒体、社会与政府带来了挑战。数字视频篡改取证成为了热门的研究领域。本文主要针对数字视频帧间篡改取证展开研究,帧间篡改包括帧删除、帧复制和帧插入操作。考虑到帧间篡改会破坏视频的时序相关性,提出了两种基于时序相关性的方法:1、传统视频帧间被动取证往往依赖单一特征,而这些特征各自适用于某类视频而对其它视频的检测精度较低。针对这种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系统所处理的数据正朝大规模、高维度的方向快速发展。但对大规模的高维数据进行近似最近邻搜索是一个“维度灾难”问题,已成为了许多领域的难题。由于相似性搜索被广泛应用于文本相似性搜索、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等应用领域的关键方法中,找到一种快速有效的高维数据搜索方法是非常迫切且有意义的工作。局部敏感哈希及其变种是解决大规模高维数据的近似最近邻搜索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其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对于生活中各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很多便捷,数学应用对于日常生活来说日趋重要.数学建模在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新时代中学生需要得到培养和发展的优良能力.本文对一线教师进行数学建模教学的现状调查,发现教学中受时间、空间以及教师重视程度不足的影响,数学建模的教学很难详细展开.由此,本文主要探究以微课短视频为载体的数学建模教学的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物联网系统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何保障物联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已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问题。对物联网系统日志数据流进行实时异常检测,并对异常行为进行准确定位是保障物联网系统安全的关键。目前,很多研究人员已经在相关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利用局部敏感哈希对高维数据重新建立索引结构,实现数据的准确定位;利用分类算法对大规模实时数据流进行异常判定等等。但是,现有的算法仍存在一些缺陷,
数字视频取证在司法取证、媒体报道、电子商务、金融、公安等领域有着尤其重要的作用。虽然国内外的研究团队已经提出了不少的取证方法,但是针对复杂场景视频的取证研究甚少。并且,考虑到复杂场景视频的特有属性,现有的方法远远达不到实际应用的需求。例如,复杂场景视频中往往存在画面运动剧烈、亮度噪声和抖动噪声等情况,而传统视频取证方法对此类视频极易误检测。因此,本文针对复杂场景视频的帧间篡改检测展开深入研究,主要
进入21世纪,互联网高速发展,移动学习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给传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移动学习自发展以来,国内外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数不胜数,从2000年传入我国开始,已经有很多学者投身到研究移动学习中。移动学习软件在化学学科教学中研究较少,大多还处于英语、语文、地理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研究阶段。目前移动学习软件的实践应用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在高中教育阶段的教学实践极少。移动学习不仅能增加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直播课应运而生,同时因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促使直播教学进入发展新阶段,加快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因此,研究初中生数学直播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Zoom平台为直播教学平台,探究初中数学直播课教学设计.采用“研究综述-现状调查-构建教学模式-案例设计与实施-教学反思”的研究思路,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对初中数学直播教学的研究.首先,对初
时代的发展催生了一系列新事物,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端的普及为微课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教育需要新的活力和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微课发展蓬勃。微课的本质是实现知识的提炼和可视化,具体围绕某一知识点展开,以视频等声画材料为载体,作为教学辅助工具或活动以支持教学。微课一般具有精,短,趣,方便等优点,但目前仍有不足:(1)课程内容资源零散,缺乏核心指导思想;(2)制作水平良莠不齐,评价标准不
偏振光谱成像技术是一种将光谱成像与偏振探测相结合的新型光学探测技术,已经在众多领域应用广泛。偏振作为光的重要信息之一,当光波在分别透过正常细胞与癌变细胞之后,它所蕴含的偏振信息受到两类细胞的不同影响而发生改变。本文通过偏振探测结合光谱成像技术获取偏振信息图像,研究正常细胞与癌变细胞偏振图像差异,对两类细胞进行区分。本研究搭建了基于声光可调谐滤波器(Acousto-optic tunable fil
微小运动放大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处理视频流,从而将隐藏在其中的微弱运动信号进行发掘、放大,使之可视化,实现视觉增强的技术。通过此技术对含有微小运动的视频流进行处理,可以非接触式提取并分析视觉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和趋势。欧拉视频放大技术(EVM)作为微小运动放大技术中的主要方法之一,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以该技术为基础在各领域展开的应用,展现出该技术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