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常见的起源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具有明显的种族易感性及家族聚集现象。发病率高的家族及种族在移居他处(或迁居国外),其后代仍有较高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鼻咽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6%,其中约71%的新发病例位于亚洲东南部、中南亚以及非洲北部。因此,在目前已知的环境危险因素(吸烟,饮酒,腌制食品,槟榔,口腔卫生)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分子遗传学领域研究遗传基因突变对鼻咽癌发生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TERT-CLPTM1L基因(端粒酶逆转录酶relomerase reverase transcriptase-cleft,唇腭裂跨膜蛋白1样蛋白palate transmembrane 1 like,TERT-CLPTM1L)是一种位于肿瘤易感染色体5p15.33上的对应基因,该基因的多态性变化影响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来调节位于基因末端端粒的碱基长度,从而影响肿瘤发生以及发展。近年来,随着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TERT-CLPTM1L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已经被证明影响着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研究鼻咽癌患者与正常人群中TERT-CLPTM1L中不同基因型的差异性表达,对鼻咽癌致癌基因的检测以及易感人群的早期筛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TERT-CLPTM1L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鼻咽癌的易感性的影响,并通过分层分析以及研究基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为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和探索新的肿瘤生物标记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病例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鼻咽部取活检并取得明确病理诊断的患者200例,同期按照年龄(±5岁)进行频数成组匹配,选取在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静脉血,流行病学信息资料。本研究经中国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流行病学资料收集及血液样本采集均经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遵守伦理学的相关规定。本实验采用经典酚氯法提取白细胞中的DNA,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Taqman real-time PCR)方法扩增DNA,对TERT-CLPTM1L rs2736100和rs401681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检测。运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所有的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用x2检验比较人口学特征、相关危险因素暴露、SNP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分布是否有差异。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分析TERT-CLPTM1L不同基因型多态性变化与鼻咽癌发病风险间的关系。结果:TERT-CLPTM1L基因上rs2736100和rs401681两个多态性总体与鼻咽癌遗传易感性无关,但按性别分层发现,在男性鼻咽癌患者中rs401681携带突变基因型CT+CC的人群可能与鼻咽癌的危险性增加相关,P值=0.010,OR=2.139,95%CI=1.199-3.818.;而在男性人群中rs2736100仍未发现存在罹患鼻咽癌的风险。此外,在对整体的人群研究中发现,鼻咽癌的患者相对于正常健康体检人群中吸烟比例更高P<0.001,在进一步分析rs401681位点中野生型等位基因C所占比例与吸烟之间的关系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1.TERT-CLPTM1L基因中rs401681中的CT+CC在男性鼻咽癌患者中起到促癌作用。2.rs401681中的等位基因C在男性鼻咽癌患者中与吸烟之间存在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