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频率综合器的研究与设计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zh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毫米波由于具有波长短、频带宽等特性,已在跟踪与制导雷达、电子对抗、毫米波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众所周知,毫米波系统中频率综合器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毫米波发射信号的质量,噪声系数,灵明度和输出信噪比等指标。对于全相参毫米波跟踪雷达,为了同时兼顾雷达作用距离,距离速度分辨率、降低系统功耗有效提取目标信息,系统为脉冲压缩体制,发射信号常采用脉宽可变的线性调频(LFM,Linear Frequency-Modulated)脉冲压缩信号。当前,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FS)技术来产生脉宽可变的LFM信号已逐渐成为主流趋势,但是只能在低频段实现。因此,毫米波频段LFM信号一般通过频综技术上变频得到。由于频综对整机系统特性影响重大,且在频率范围、频率步进、频谱纯度、变频时间等主要技术指标上的要求愈来愈高,故高性能频综始终是现代电子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阐述了一种8毫米频段低杂散高分辨率频率综合器的设计。该设计在良好的频率规划和电路设计的基础上,将频综的设计融入收/发射频前端之中。整个频综部分包括DDS模块,5倍频模块,PLL I模块,PLL II模块,混频模块,控制电路模块等设计。该设计充分利用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锁相环(PLL),FPGA等各自的性能优势,既降低了各级变频本振和脉宽可变LFM信号的实现难度,又在频谱纯度(相噪和杂散水平)与变频时间等关键技术指标上得到了较高的综合表现。LFM信号由DDS在较低的频率(80MHz)产生,然后,通过三次上变频至8MM频段作为毫米波发射信号。各级变频本振通过倍频器和S/C波段的PLL提供。实测结果表明:在S/C波段的PLL本振源最小步进10MHz,带宽5000MHz时,杂散电平小于-60dBc,相噪水平均优于-85dBC/Hz@1kHz,系统最大变频(频差500MHz)时间小于10μs,完全能够满足系统设计的综合指标要求。
其他文献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有着良好的瞬态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磁场问题的求解中。传统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在时域和空域上都采用2阶精度的中心差分方法,其计算精度较
随着北京奥运的临近,我国的数字电视将迅速推进,数字电视将在我国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高清晰度有线电视机顶盒既可以接收显示标准清晰度信号也可以接收显示高清晰度信号,
降噪一直是图像视频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随着稀疏性理论的发展,应用于图像视频的降噪方法逐渐从简单的滤波器逐渐向基于稀疏性的降噪方法发展。目前比较公认的前沿算法包
Use-After-Free漏洞是一种内存数据破坏缺陷,是由程序试图访问或操作已经被释放的内存引起的。该类型漏洞通常会导致程序崩溃,任意代码执行等危害。近年来,Use-After-Free漏
超宽带(UWB)无线通信技术以高传输速率、高分辨率和低功耗等优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和开发热点。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凭借其高速数据传输的能力,很
立体视频由于能够呈现生动真实的立体场景,并提供多样化的媒体交互功能,使得它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无参考图像评价方法,作为视频系统的重要技术之一,
目前,国内研制的X射线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一般为5左右,不能观察到物体内部的精细结构。带微通道板(MCP)的X射线像增强器在X射线成像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成像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