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酰基化、非酰基化Ghrelin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1hn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病不同时间段血浆酰基化Ghrelin(AG)、非酰基化Ghrelin(DAG)水平的变化以及血浆酰基化、非酰基化Ghrelin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医生诊治急性冠脉综合征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方法:  选择2015-03至2015-12期间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确诊为ACS的患者,96人中筛选所有符合入选标准并同意参加本研究的ACS患者共25例,男19例,女6例。采用ELISA法测定所选研究对象的血浆酰基化、非酰基化Ghrelin水平并比较。根据病变累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5例),双支病变组(11例),三支病变组(6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ACS合并糖尿病组11例;ACS非糖尿病组14例。记录住院期间以及随访出院后6个月内出现的心脏不良事件,包括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严重性心律失常、顽固性心绞痛及心力衰竭,以是否出现心脏不良事件进行分组比较组间各临床指标情况,分析酰基化、非酰基化Ghrelin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关系。  结果:  1.ACS患者在发病12h、24h、48h三个不同时间段血浆酰基化Ghrelin、非酰基化Ghreli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ACS合并糖尿病组血浆酰基化Ghrelin低于单纯ACS组,ACS合并糖尿病组血浆非酰基化Ghrelin高于单纯ACS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血浆酰基化Ghrelin、非酰基化Ghrelin水平与血脂、LVEF、FBG(空腹血糖)、cTnⅠ呈现一定的相关关系,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急性冠脉综合征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三组之间在性别、年龄、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吸烟史、血脂、LVEF、肌酐(Cr),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酰基化Ghrelin(AG)低于单支病变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病变非酰基化Ghrelin(DAG)水平高于两支病变组,并低于单支病变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心血管事件组酰基化、非酰基化Ghrelin水平与非心血管事件组酰基化、非酰基化Ghrelin相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在性别、吸烟史、是否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病、LDL、HDL、TC、BMI、FBG一般临床资料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心血管事件组与非心心血管事件组在年龄、入院时LVEF、TG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急性冠脉综合征在急性期(12h、24h、48h)三个不同时间段血浆酰基化、非酰基化Ghrelin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别。其与cTnⅠ、血脂、BMI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2.酰基化、非酰基化Ghrelin与短期随访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无关。  3.心血管事件组与非心血管事件组比较提示心血管事件组LVEF比非心血管事件组LVEF显著降低。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小鼠H22肝癌细胞肺高转移细胞株并测定其相关生物学特性和RhoC基因的表达,为研究转移相关分子机制提供经济实用的模型。方法将小鼠H22肝癌细胞(简称为M0)接种于小鼠
背景:糖尿病可以引起包括肝脏在内的多个脏器的损害,引起肝脏病变最常见的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