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隙对蒙古栎和水曲柳人工更新幼树生长、形态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l1579678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隙的形成改变了林隙内环境的异质性,进而对植物的更新产生一定的差异。本研究以长白山松江河林业局黑河林场天然林内蒙古栎(15年生)和水曲柳(9年生)人工更新幼树为研究对象,探讨林隙大小对两树种生长、形态及营养状况的影响,了解林隙的长期作用并揭示不同大小林隙内两树种生长、形态和养分代谢差异以及对环境的适应策略,为两树种林隙内人工更新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1)随林隙的减小,两树种幼树的树高、地径、冠长、冠幅均显著减小;1级枝长、基径逐渐减小,1级枝密度增加,分枝角度增大;叶片长、宽、单叶面积和单株叶面积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比叶面积为先下降后增加;单株生物量显著减小;蒙古栎幼树根冠比逐渐下降,水曲柳幼树则是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  (2)两树种幼树各器官C、N、P、K含量差异显著,均表现为叶、根、枝中较大,干中较小。林隙大小显著影响了蒙古栎幼树叶中P含量,枝中N、P含量以及根中P、K含量,均表现为林冠下显著高于林隙内。林隙大小显著影响了水曲柳幼树叶中C、N含量,枝中N、K含量以及干中P含量,叶中C含量为大林隙显著高于其他林隙,叶中N含量和枝中N、K含量均表现为林冠下显著高于林隙内。  (3)两树种幼树各器官 NSC及各组分浓度差异显著,可溶性糖浓度均表现为叶、枝显著高于干、根,淀粉和NSC浓度为根中较大。林隙大小显著影响了两树种幼树NSC及各组分浓度。随林隙的减小,两树种幼树叶、枝的NSC及各组分浓度为下降趋势,干、根为显著增加。  (4)林隙大小对两树种各根序C、N及NSC含量影响不显著,但随根序的升高,两树种细根C含量总体为增加趋势;N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糖、淀粉及NSC浓度均显著增加。  (5)两树种幼树各器官化学计量比差异显著,均表现为根、干较高,叶、枝较小。林隙大小对两树种幼树元素化学计量比影响显著,叶、枝、均表现为林隙内较大,林冠下较小。蒙古栎幼树根中元素化学计量比为大、中林隙内较大,水曲柳幼树为小林隙和林冠下较大。
其他文献
夏  抛出的鱼线生翼似一道突如其来的闪电,  浅滩拉纤如雷鸣敲打在海滨的卵石路,  在天际,  父亲的目光划开了一道蔚蓝的裂痕,  忆起母亲双腿上青色的血管,  静候夏天。  我要一个圆  我要一个以粗糙的海盐围成的圆  一杆天平置于其间,  如此沉重,沉重,沉重,沉重。  尤其,我要轻如一粒微尘,  却身着锦缎华裳。  我要挣脱无形枷锁,恍如发丝自在飞扬。  我要凝于晴空暖阳,结于窗棂间的微风,
期刊
挂金灯为茄科酸浆属草本植物,自古以来它都被作为一种药用植物而被人类所利用,但是人们都忽略了它的观赏价值。挂金灯是一种优良的观果植物,到了秋天果实变得通红,具有很大的园林
在仁用杏实际生产中,由于春季开花早,极易遭受晚霜的危害。而新品种‘围选1号’(Prunus armeniaca‘Weixuan 1’)是从抗寒品种中选育出的优株,抗寒性优于当地的主栽品种。本
乌桕[Sapium sebiferum (Linn.) Roxb.]属于大戟科(Euphorbiaceae)乌桕属(Sapium Jacq.),落叶乔木,是重要的园林绿化和工业原料油树种。种子含油率高,其皮油和梓油是理想的可可脂替代物和生物柴油原料。本研究以选择高光合耐旱性强乌桕优良种质资源为目的,以从湖南桑植、道县,江苏南京,广东韶关选优得出的6个乌桕优株种子及1年生实生苗为研究对象,采用PEG
今天坐在这里,我讲一些关于艾青诗歌的话题。  我是第一次来金华,但我知道金华伟大的火腿,我用了伟大一词。支持这种火腿的是土地,出生了艾青和大叶荷的土地。  昨天我去了艾青故居,今天又看到了这里的瓷器,也去了黃宾虹的故居。这真是一个文化深厚的地方。艾青这样的诗人为什么不出现在别处而出现在金华,绝不是偶然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嘛。在艾青的家乡,印象最深的是进入村庄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牌坊,这个牌坊上写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