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隙的形成改变了林隙内环境的异质性,进而对植物的更新产生一定的差异。本研究以长白山松江河林业局黑河林场天然林内蒙古栎(15年生)和水曲柳(9年生)人工更新幼树为研究对象,探讨林隙大小对两树种生长、形态及营养状况的影响,了解林隙的长期作用并揭示不同大小林隙内两树种生长、形态和养分代谢差异以及对环境的适应策略,为两树种林隙内人工更新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1)随林隙的减小,两树种幼树的树高、地径、冠长、冠幅均显著减小;1级枝长、基径逐渐减小,1级枝密度增加,分枝角度增大;叶片长、宽、单叶面积和单株叶面积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比叶面积为先下降后增加;单株生物量显著减小;蒙古栎幼树根冠比逐渐下降,水曲柳幼树则是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 (2)两树种幼树各器官C、N、P、K含量差异显著,均表现为叶、根、枝中较大,干中较小。林隙大小显著影响了蒙古栎幼树叶中P含量,枝中N、P含量以及根中P、K含量,均表现为林冠下显著高于林隙内。林隙大小显著影响了水曲柳幼树叶中C、N含量,枝中N、K含量以及干中P含量,叶中C含量为大林隙显著高于其他林隙,叶中N含量和枝中N、K含量均表现为林冠下显著高于林隙内。 (3)两树种幼树各器官 NSC及各组分浓度差异显著,可溶性糖浓度均表现为叶、枝显著高于干、根,淀粉和NSC浓度为根中较大。林隙大小显著影响了两树种幼树NSC及各组分浓度。随林隙的减小,两树种幼树叶、枝的NSC及各组分浓度为下降趋势,干、根为显著增加。 (4)林隙大小对两树种各根序C、N及NSC含量影响不显著,但随根序的升高,两树种细根C含量总体为增加趋势;N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糖、淀粉及NSC浓度均显著增加。 (5)两树种幼树各器官化学计量比差异显著,均表现为根、干较高,叶、枝较小。林隙大小对两树种幼树元素化学计量比影响显著,叶、枝、均表现为林隙内较大,林冠下较小。蒙古栎幼树根中元素化学计量比为大、中林隙内较大,水曲柳幼树为小林隙和林冠下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