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区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之首,病理类型以食管鳞癌为主,大约占总数的90%以上。食管鳞癌的发生是多阶段、多基因参与的过程,其中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的异常改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表达的学科,它是指基因表达的改变不依赖DNA序列的变化。几乎所有类型的人类肿瘤中都发现表观遗传的异常改变。表观遗传的异常可导致抑癌基因的表达沉默,其中DNA甲基化在人类肿瘤中是研究最多的表观遗传调控方式,许多信号通路中的抑癌基因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都发现启动子区高甲基化。BNIP3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抑癌作用的基因,BNIP3基因在正常组织中普遍表达,而在多种肿瘤中却表达减少或缺失。BNIP3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基因表观遗传学变化情况和其对蛋白表达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研究目的:1.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BNIP3和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相关性;2.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BNIP3基因甲基化状态,并检测相应组织的BNIP3蛋白表达情况。研究BNIP3蛋白与BNIP3基因甲基化之间的对应关系,探讨它们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1.收集经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7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标本30例。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S-P染色技术测定BNIP3蛋白及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2.收集50对食管鳞癌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标本,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BNIP3基因甲基化状态,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相应组织中BNIP3蛋白表达情况;3.应用SPSS17.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食管鳞癌组织中BNIP3蛋白表达阳性率37.5%(27/72),明显低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60%(18/30)(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IF-1a蛋白表达阳性率52.7%(38/72),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13.3%(4/30)(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BNIP3低表达与食管鳞癌的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分别P=0.035、P=0.048、P=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IF-1a高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分别P=0.023、P=0.004、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BNIP3的表达与HIF-α的表达呈负相关(r=-0.274,P=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食管鳞癌组织中BNIP3基因甲基化率60%(30/50),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22%(11/35)(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应组织BNIP3蛋白表达阳性率34%(17/50),低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56%(28/50)(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食管鳞癌组织中BNIP3基因甲基化情况与BNIP3蛋白表达都与食管鳞癌的TNM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6.食管鳞癌组织中BNIP3基因高甲基化与组织BNIP3蛋白低表达相关(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BNIP3基因的甲基化情况与BNIP3蛋白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结论:1. BNIP3在食管鳞癌中低表达,而在正常食管黏膜中呈高表达,同时食管鳞癌BNIP3基因存在高度甲基化。因此,食管鳞癌BNIP3高甲基化可能是食管鳞癌BNIP3表达缺失的主要因素,也是食管鳞癌发生的重要原因;2. BNIP3低表达与食管鳞癌的侵犯深度、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因此,BNIP3在食管鳞癌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 BNIP3的低表达与HIF-1α的高表达呈正相关,且都与食管鳞癌的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因此,BNIP3的表达缺失可能是HIF-1α高表达的重要因素,进而导致肿瘤的发生与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