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开封市农村失能老人生活质量和护理需求的调查研究,了解农村失能老人的基本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现状及对护理需求的程度;并且对影响生活质量和护理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生活质量与护理需求之间的相关性,为建立和发展适合农村失能老人的社区护理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开封市所属3个县6个乡(镇)21个村,选择年龄≥60岁的老年人且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者;意识清晰,说明研究目的后,愿意配合本研究者;共计抽取失能老人398名。调查工具由一般资料调查表、WHOQOL-BREF健康测量量表(中文版)、自制护理需求问卷三部分组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农村失能老人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1.1本研究结果显示,开封市农村失能老人生活质量得分(SX±):个体对自身总生活质量主观评价(Q1)2.62±0.66,个体对总健康状况主观感受(Q2)2.28±0.70,生理领域(PHYS)39.81±11.63,心理领域(PSYCH)42.76±12.17,社会关系领域(SOCIL)47.03±9.05,环境领域(ENVIR)37.19±8.92。1.2单因素分析中,男性在环境领域得分高于女性(P<0.01);60~70岁年龄组的失能老人在社会领域和环境领域得分高于71~80岁组和>80组(P<0.01);高中及以上学历者在环境领域得分高于初中及小学组(P<0.01);有配偶者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均高于无配偶者(P<0.05);不同失能时间、不同失能程度老年人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月均医疗支出<200元组在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得分高于其他组(P<0.01);选择在家庭养老者在心理、社会和环境领域得分高于选择在养老院养老者(P<0.05);对于家属照料非常满意者在心理、社会和环境领域得分高于其他组(P<0.01)。2农村失能老人护理需求的单因素分析2.1本研究结果显示,开封市农村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得分(SX±):疾病预防(4.03±0.48);健康促进(4.08±0.44);护理需求总分(4.06±0.43)。2.2单因素分析中,配偶健康状况差者护理需求方面得分均高于其他组(P<0.01);不同失能程度与不同就医地点老年人在护理需求各方面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农村失能老人生活质量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按照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排序,开封市农村失能老人生活质量生理领域(PHYS)的影响因素为:婚姻状况、月均医疗支出、失能时间和失能程度;心理领域(PSYCH)的影响因素为:选择在养老院养老、文化程度、照料满意度,月均医疗支出、失能时间和失能程度;社会领域(SOCIL)的影响因素为:照料满意度、年龄和失能时间;环境领域(ENVIR)的影响因素为:照料满意度、文化程度,性别、失能时间和失能程度。4农村失能老人护理需求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按照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排序,开封市农村失能老人疾病预防需求的影响因素为配偶健康状况和失能程度;健康促进需求的影响因素为年龄、配偶健康状况、失能时间、失能程度;护理需求总分的影响因素为配偶健康状况、失能程度、就医地点。5农村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与护理需求的相关性分析经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结果:开封市农村失能老人生活质量各领域与护理需求各方面呈不同程度负相关。结论1开封市农村失能老人生活质量较低,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开封市农村失能老人护理需求处于较高水平。3生活质量和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较多,且两者呈负相关。在建立和发展农村社区护理服务时,应考虑失能老人群体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服务措施,以提高其生活质量、满足其护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