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花江流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建国初期开始进行松花江流域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和治理,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防洪工程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但流域目前仍然存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土流失、地下水超采等诸多与水资源息息相关的问题,同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流域水资源保障能力、防洪安全保障能力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按照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重新认识和深入研究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水问题。松花江流域的水资源配置工作是落实国家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更为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和国家商品粮基地提供有力的水资源保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满足松花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调整和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生态环境建设,本文根据松花江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对用水户较多、供需矛盾较突出的哈尔滨断面以上流域进行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MIKE BASIN技术系统建立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断面以上区域水资源配置模型。首先根据区域内实际情况分析区域内水资源供、用、耗、排等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转化过程和水量平衡关系,在模型中将这种过程概化为“点、线、面”来加以描述,使模型便于设计和建立相应的计算流程,提高模型运行的有效性。2.对水资源配置模型的输入条件进行设定。主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面水资源损失量、水库调度规则设置和回归水系数等赋予数值作为边界条件,使模型模拟出的结果更具有现实意义。3.对模型内各种参数进行率定。运用2000年的实际来水和用水情况等对模型进行率定,识别确定模型中各种参数的取值,使模型的输入输出响应能够切合实际,误差尽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以满足对设计水平年的模拟要求。4.搜集和整理2020年和2030年设计水平年研究区内的基础数据。主要包括降水、天然来水的流量及水位、重点引调水工程、水库和水电站等资料,通过合理性分析、修正、剔除和差补等操作,对部分实测数据进行整理,最后得出较合理的模型输入数据,使模型中的基础资料更加详实准确。5.预测分析设计水平年的用水情况。根据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预测2020年和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由此判断设计水平年的河道外各行业用水量,并从决策者的角度考虑,将用水分为破坏和不破坏两种情况,为未来规划提供更全面的支撑依据。6.通过建立的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断面以上区域水资源配置模型,研究和分析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将各类分析和整理得到的数据输入率定好的模型中,计算得出研究区内2020年和2030年规划水平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结果表明规划水平年研究区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针对这一结果本文提出了跨流域调水、建立和健全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对现有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等措施,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确保区域内人类的正常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