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正迫不及待需要寻找新型经济增长点。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城市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组成元素,城市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城市创新水平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环节。当前,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正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并且伴随着“互联网+”顶层计划的实施,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正成为中国经济动能转换、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探索互联网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有利于制定互联网发展战略,加速创新型城市建设,提高国家创新能力。论文基于长尾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等相关理论,从互联网的基本属性出发,分析了互联网发展对城市创新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08-2017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发展对城市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总体上来看,互联网发展显著推动了中国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第二,互联网发展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产业结构的中介效应,即互联网发展可以通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进而对城市创新水平产生正向影响。第三,互联网发展对城市创新水平提升具有地区差异性。表现为:此种促进作用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显著性水平高于经济发达地区;此种促进作用在教育发达地区相较教育欠发达地区而言更显著。针对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结合本文实证检验互联网对城市创新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的相关研究结论,在最后结论与对策部分就如何加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互联网发展战略、提升城市创新水平提出若干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性工作有以下两点: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区别于现有研究从宏观区域层面和微观企业和行业层面,本文研究从中观城市层面出发,是对现有研究的补充;第二,研究内容创新。本文分析互联网对中国城市创新影响时,基于互联网的属性,从信息技术、平台、思维三种互联网属性分析互联网对城市创新的直接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