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市场开放度越来越高,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我国企业也效仿国际企业集团的发展经验,纷纷踏上了产融结合的道路,然而理论界却对产融结合对企业绩效影响是否显著一直存在争议。 本文从产融结合有效性的视角入手,着重研究产融结合对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企业绩效的影响问题,采用定性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以下三个方面依次展开研究:首先是产融结合的理论分析,在参阅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产融结合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模式研究进行了回顾,并重点分析了产融结合的动因,刻画出企业产融结合是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及产融结合的实现路径。其次是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产融结合的实证研究,选取了286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2009-2013年为研究窗口,根据企业绩效及产融结合有效性的评价标准,设计了产融结合与绩效指标的综合评价模型。采用了上市公司4个方面的10个具体指标考查产融结合前后企业绩效的变化,并对变化的显著性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此验证产融结合战略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三是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分别对产融结合程度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和产融结合程度与企业经营的稳健性做了回归分析。从多个角度检验了企业投资金融机构股权的价值。本文总结了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得出的结论是虽然现阶段企业实施产融结合行为对企业绩效影响并不显著,但提高产融结合程度却能提升企业绩效和增加企业经营的稳健性。所以建议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尽量提高参股深度,力争实质性的产融结合,以分享产融结合通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带来的改善企也绩效的好处。 本文的主要贡献,一是命题选择紧跟经济发展趋势,对产融结合的研究对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二是本文不仅通过构建绩效综合评价体系来验证了产融结合与企业绩效的显著相关性,还还进一步探讨了产融结合程度与风险指标和绩效的关联性,多角度的验证了产融结合的价值。三是在测评企业绩效方面,本文采用了四个维度的12个具体指标对企业绩效进行综合实证,结果更具代表性和准确性。四是在实证方面创新性的引入了Z值作为控制变量,构建二元OLS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使实证更具说服力。 最后,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提供有用的信息,推动我国企业产融结合又快又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