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传导分子,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生理过程,与植物的形态建成、抗氧化调控、物质代谢以及细胞程序性死亡密切相关。盐分不仅会抑制植物的生长,严重者会导致其死亡。红砂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优势种,其生境中集中了大量的盐碱地带,其生长群落的建立对我国这一地区的生态具有重要的意义。盐分不仅影响其种子的初始生命阶段,而且对幼苗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对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传导分子,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生理过程,与植物的形态建成、抗氧化调控、物质代谢以及细胞程序性死亡密切相关。盐分不仅会抑制植物的生长,严重者会导致其死亡。红砂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优势种,其生境中集中了大量的盐碱地带,其生长群落的建立对我国这一地区的生态具有重要的意义。盐分不仅影响其种子的初始生命阶段,而且对幼苗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对其生境内植被群落的稳定和植被更新造成了重要影响。本研究以红砂为研究材料,研究外源NO对NaCl胁迫下红砂生长、生理特性和碳氮代谢的调控机制,从生理学角度阐述NO对红砂耐盐性的作用机理,为提高红砂在荒漠地带植被群落的更新以及盐碱地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对照相比,NaCl胁迫显著降低了红砂鲜重、干重、株高和根冠比,NO作用使得NaCl胁迫下红砂地上鲜重和干重、地下鲜重和干重、株高均随NO浓度升高先升后降,说明NO可以缓解盐胁迫对红砂生长的抑制作用。2.与对照相比,NaCl胁迫降低了红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减弱了蒸腾作用,但对光合色素影响不显著。NO作用可以显著增加NaCl胁迫下红砂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作用。NaCl胁迫导致了MDA升高,抗氧化酶活性改变,同时增加了Na+/K+,降低了离子选择运输能力。NO作用可以提高NaCl胁迫下红砂SOD、POD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离子选择性运输。3.与对照相比,NaCl胁迫下红砂叶片中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以及根系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均显著降低,叶中蔗糖磷酸合酶(SPS)、根中蔗糖合酶(SS)和SPS活性均下降,根中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上升。外源NO能显著提高NaCl胁迫下红砂叶片和根系中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增加叶中SS、SPS、AI、NI和根中SPS活性,降低根中SS、AI和NI活性。4.与对照相比,NaCl胁迫下红砂根、叶中可溶性蛋白、硝态氮含量以及GS、GOGAT、NR活性均比对照显著下降。外源NO能显著提高NaCl胁迫下红砂叶、根中Gs、GOGAT、NR活性和硝态氮含量,增加根中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5.综合各项指标分析,NO作用对盐胁迫下红砂的缓解作用中光合指标贡献最大,其次为氮代谢和生长指标。0.10 mmol·L-1SNP对NaCl胁迫下红砂的缓解作用最佳,其次为0.01 mmol·L-1SNP,高于0.25mmol·L-1SNP不能够缓解NaCl对红砂的胁迫作用。
其他文献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简称单增李斯特菌,能穿越人和动物机体的三大屏障,引起胃肠炎、脑膜炎、流产、败血症等,所致疾病呈全球性分布且发病数逐年升高,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和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菌。生物被膜(Biofilm,BF)是一种细菌胞外聚合物,因其特殊的立体多层结构,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多种细菌协同共生,进一步污染食品加工环境以及食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腾冲嗜热厌氧杆菌(Thermoanaerobacter tengcongensis)的tte2635和tte2633基因分别被注释为cmr1和cmr4,属于CRISPR-CasⅢ-B亚型系统。前期研究发现腾冲嗜热厌氧杆菌在高温培养条件下CRISPR相关基因转录上调,CRISPR与嗜热机制的相关性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论文为探究其嗜热机制进行了以下研究:1)嗜热菌中CRISPR结构特征分析。首先从Gen
蓝氏贾第虫(Giardia lamblia)和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sp.)是两种能感染人和大多数脊椎动物的人兽共患机会性肠道原虫。艾美耳球虫(Eimeria spp.)是一种寄生性原虫,可感染包括兔在内的多种动物。这3种肠道原虫的流行在全世界范围内十分广泛,可引起兔以及其它动物的严重感染性疾病。由于这3种原虫对环境顽强的抵抗力以及强大的繁殖力,使得其可以长期且广泛的存在于环境中,可
十二指肠贾第虫(Giardia duodenalis)、毕氏肠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bieneusi)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sp.)和隐孢子虫(Cryptosporidum spp.)是4种常见的人兽共患肠道原虫,寄生于人类和多种动物包括家畜的胃肠道,导致宿主发生腹泻、腹痛、呕吐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并危害人类健康,因此研究和探明这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简称单增李斯特菌,该菌是普遍存在的食源性致病菌,对人和动物健康影响较大。LM入侵宿主细胞的过程极其复杂,涉及多种蛋白分子,其中内化素(Internalin,Inl)与LM毒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发现该菌有25种内化素,按其发现顺序依次命名为Inl A到Inl J等。迄今,关于InlG基因研究较少,有关其基因生物学的功能及其在
雌激素(E_2)是由卵巢分泌的一种类固醇激素,其与动物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 axis,HPOA)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s,ERs)结合,调节哺乳动物的发情和性行为,对动物的繁殖活动等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雌激素受体包括雌激素受体α(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Rβ)两种经典亚型。为阐明雌激素及其受体在高原甘加型藏羊
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于当今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将人类从一些简单烦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但人工智能也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如人工智能的技术缺陷和法律法规不完善是否会导致各种风险?人工智能的应用是否会导致失业?人工智能是否会产生自我意识并控制人类?只有合理认识和解答这些问题,才能积极预防人工智能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安全有效地运用人工智能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脑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体的生长以及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B,VEGF-B)已被证明在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下有着重要的神经保护功能。目前,国内外关于VEGF-A和VEGF-B在牦牛和黄牛不同脑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为了解牦牛
中国是一个草地资源大国,草地资源丰富多样,草地面积分布位于世界前列。草地生态系统被认为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不仅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生态屏障,而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增长与人们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以草地资源为基础的产品市场拓展力度不断加强,进而导致出现了草地生产力衰退,生长质量严重退化的现象,逐渐影响和制约着草地资源与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界定草地类型对草地资源研究具有重要
植物冠层降雨再分配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水循环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森林生态系统水文循环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直是水文学和生态学等相关领域研究的焦点。本研究利用祁连山东段天祝金强河流域的长期观测样地,以典型灌丛山生柳、硬叶柳、高山绣线菊、头花杜鹃、金露梅和千里香杜鹃为研究对象,采用水量平衡法研究了典型高寒灌丛的冠层截留、穿透雨和茎干流特征,分析了不同灌木冠层对降雨的再分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