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频分析的滚动轴承微弱故障信息增强方法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ir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轴承作为现代工业中的一种基础零部件,使用非常广泛。轴承失效时会导致整个机械设备停止运行,甚至出现机械设备的二次破坏,造成经济损失和安全事故。如果,我们在轴承发生故障的早期阶段,就能检测到故障的产生并实现预警,那么就可以有计划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或者避免上述不良影响。然而在轴承产生早期故障时,振动信号常常非常的微弱,传统的信号分析技术效果不佳。针对该问题,本文对轴承的早期故障进行了基于微弱故障信息增强的时频图像的构建和识别方面的相关的研究,提取滚动轴承振动信号中的微弱故障信息。文中给出了基于时频的三种方法,主要涉及小波分析和欠定盲源分离技术,通过处理仿真信号和轴承实际振动信号,验证了该方法的效果。首先研究了轴承故障产生的冲击响应信号的模型,在常用的等周期模型上,考虑了相对滑动,为等周期冲击响应信号加入了轻微的随机波动,同时考虑了调制的影响,使得模型更加准确。另外也推导了轴承各种故障下的特征频率,为后面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然后在短时傅里叶变换的二次FFT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连续小波变换-包络谱平均分析方法。首先对轴承振动信号进行连续小波变换(CWT),然后针对每一个尺度下的分析结果沿着时间维度进行包络解调分析,最后选择中小尺度下的包络谱进行平均处理。通过处理仿真信号和实际轴承早期故障信号,得到了较好的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轴承的早期故障特征微弱,容易受到噪声的干扰,不容易准确识别。为此,结合小波尺度谱同步平均和小波脊线分析的优点,提出了基于小波尺度谱的时频脊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对多周期的振动信号进行小波变换,并重排小波尺度谱;再根据信号的周期性,对尺度谱进行同步平均,最后提取小波脊线,计算信号的包络幅值并进行频谱分析,最终获得弱故障特征。通过仿真和实例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实际中我们采集到的观察信号包含有故障信息源在内的多种源信号,由于故障源比较微弱,为其检测增加了难度。盲源分离是解决该问题的思路之一。首先对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然后通过对观察信号的时频散点图进行处理,估计出混合矩阵,最后利用L1范数最短路径法恢复出源信号的时频矩阵,经逆变换得到源信号。文中通过对仿真信号和采集到的实际振动信号进行基于SCA(稀疏成分分析)的欠定盲源分离处理,然后对分离的信号进行包络分析,最后提取出了故障特征频率。分离的结果各个通道具有实际的物理意义,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现了对轴承早期微弱故障的检测。
其他文献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工件进行钳工划线,以确定加工位置、进行钳工检查。划线时,通常使用游标卡尺、钳工划线盘、钢直尺等常用工具。此工序的精度将直接影响零件的加
  本论文就是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经过近两年的研究,完成了沧黄高速公路沿线盐渍土的工程特性,改良盐渍土用作高速公路路基填料试验,滨海盐渍土地区高速公路修筑技术等系列科研
目的:在精准帮扶背景下探索建设紧密型医联体护理团队,总结团队建设经验和效果.方法:分析紧密型医联体护理单元现状,在被帮扶单位实施同质化、同步化护理管理体系与培训体系,
辽西地区发育金岭寺-羊山与阜新-义县两个重要盆地。在盆地之中,义县组分布广泛,并且以富含“热河生物群”(Jehol Biota)而闻名于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在义县组不同沉积
学位
目的:解析加拿大Chochinov疾病终末期患者尊严模型在中华文化情境下的适用性,并基于此对模型进行调适.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按照选定分析范围、抽取样本、确定分析单位和分析
本文利用遥感生物地球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德兴铜矿的环境地化特征和植物的生物地球化学效应,对植物生物地球化学效应的波谱特征和遥感图像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提取和分析。野
对于传统圆形截面桩的应力波传播特点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了相对成熟的理论基础,基于以上的理论研究出发,考虑使用空间轴对称理论来建立锥形桩模型以及DX桩模型,计算分析两种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