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义务教育是国家整个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水平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但就目前的现状来说,我国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优秀教师外流现象严重,农村教师岗位不具吸引力,优秀人才难以引进。造成以上种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为关键的就是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偏低,与城市教师相比,更是处于一个十分艰难的境遇。近几年,国家也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加强了对农村教师的倾斜支持力度。然而,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仍然较差并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因此,为农村教师解决工资福利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同时也是农村教育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阐明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分析了关于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福利方面的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包括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首先,介绍了农村教师、教师工资以及教师福利等相关核心概念。其次,阐释了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即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公平理论以及需要层次理论等研究的基本支撑理论。第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调查设计与实施、数据与问题分析以及研究结论分析。首先,介绍了调查设计中的调查目的、调查内容以及调查工具和对象,还说明了调查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工具。其次阐释了本论文的重点研究部分,即数据与问题分析:城乡教师工资差异;城乡教师福利差异等两大问题。最后,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结论。第四部分:基于第三部分的分析,找出了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即地方财政能力差,对义务教育投入不足;政策本身以及执行上存在问题;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缺乏硬性支持和保障机制;教师福利相关法律法规不清晰;法律法规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等影响着农村教师工资福利偏低的原因。第五部分:基于上述农村教师工资福利偏低的现实和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积极可行性措施,主要包括建立“省级统筹”的财政支持;落实农村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善农村教师住房条件,设立公积金专款;统一城乡教师津贴补贴项目,增加班主任津贴额度;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和监督力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