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控制系统自适应容错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shentai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相互渗透,网络控制技术己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网络通讯技术在运行中仍需要解决两类问题:一是系统自身存在的问题,如时延、丢包和拥塞等;另一是组成系统软硬件问题,如执行器和通讯衰减等在系统运行中所出现的故障,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失效。本文采用自适应容错控制的方法来解决网络化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自适应本身就具有自校正功能,而容错控制又有修复故障的功能,两者结合在一起就能使系统发生故障后仍能保持或者接近原有系统性能。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网络控制系统中时延的形成和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出含有执行器故障和通讯衰减故障的网络控制系统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时间戳的网络时延测量方法,对大量的随机时延测量值进行奇异值剔除预处理。运用随机估计理论,将随机时延测量值应用基于离散二次型指标的估计方法转化为时延估计值,有利于自适应容错控制方法的应用。(2)针对含有部分失效、中断、偏移和卡死的执行器故障和网络通信衰减的主从网络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故障和控制器参数估计的分布式自适应容错控制方法,以解决主从控制系统的容错同步控制问题。通过设计一系列自适应律在线估计控制器增益、执行器故障失效因子和网络衰减因子,并利用这些信息构建自适应容错控制器,解决外部扰动对系统指标的影响,并使各分系统状态稳定并趋于一致。通过运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证明,本文所提出的设计方法能使系统渐近同步稳定。(3)给出了一种直接自适应容错控制方法,该控制器不需对故障参数进行估计,可直接在线更新控制器参数,补偿故障的不良影响,实现了含有随机时延的网络主从系统全局指数渐近同步。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所提出的设计方案能保证含有时延和故障的网络主从控制系统渐近稳定。仿真算例运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直接分布式自适应容错控制方法计算量较小,易于实现。(4)在利用自适应机构补偿故障的同时,重点研究了容错控制方法在系统运行中的优化问题。结合自适应系统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设计容错控制器,使网络控制系统不仅能补偿故障、扰动和时延,还能优化系统性能。同时,针对网络控制系统中的软硬件故障和扰动,本文研究了其鲁棒容错自适应控制问题。提出一种输出反馈自适应鲁棒容错控制器设计方法,使得系统不仅能够稳定而且具有一定的次优容错H∞性能。(5)分别在两个广泛应用的工业网络控制平台上,构建了罗克韦尔自动化网络下的多轴伺服控制系统和西门子Profinet下的多搅拌器控制系统。系统实际运行结果表明了本文所提出的自适应容错同步控制策略和时延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其他文献
<正>从人类开始用语言和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开始,古今中外的文人雅士们留下的有关死亡的表述可谓卷帙浩繁,这使得有关死亡的话题如同"爱"的表达一样,成为文学创作的永
近年来,我国的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发展稳健。在北亚、中亚、和东南亚地区多条重点管道工程,尤其是跨国管道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推动了可全球范围内的能源贸易合作。伴随着长输
人类属于符号的动物。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该考虑穿着者的本体、时间、场地、穿着目的,等综合因素。完成造型的综合设计。着重体现符号理论研究在设计过程中的因素成
本文针对镁合金耐蚀性差的问题,选用了一种环保型铝酸盐电解液体系对AZ91D镁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该电解液组分为NaA1O212g/L,NaOH4g/L,KaF15g/L,得到了具有良好防护性能的
研究背景与目的 血管内膜损伤以及损伤后修复过程缓慢是多种介入术后再狭窄病理生理基础,如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术、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等。血管内膜的破坏,增加血管感染、
虽然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易于调参、学习速度快、泛化性能高,但是其随机初始化输入层权重和隐含层偏置单元的方式会产生病态的隐含层输出矩阵从而导致
金属镍烷基配合物在生物酶催化和有机催化合成中占据重要地位。乙酰辅酶A合成酶(ACS)催化中心通过镍甲基(Ni-CH3)中间体,实现CO的甲基化,其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CO插入Ni-C键。
地方文化的活态传承是创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以地方文化元素(以浙江东阳木雕为例)的传承为根本出发点,从建筑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的文化精神传承、课程设置、教学
当前,作为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拉动作用的房地产行业,进入了新一轮调整周期。国内宏观经济及房地产政策的不断调整,加剧了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及并购整合。房产市场成交增
背景:骨髓炎是临床骨科医生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其治疗过程冗长复杂。有研究表明微波的热效应能加快血流灌注,此外已有体外实验证明微波具有显著的杀菌效果。本研究中,我们假设微波和全身性抗生素联合使用对急性骨髓炎具有协同治疗作用,并在大鼠胫骨急性骨髓炎模型上探讨该作用。实验方法:选用MSSA(Methicillin 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