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配生殖是生物提高自身适合度的方式,同时是扩大种群数量的一种重要方法。交配生殖行为和内在调控机制的研究可以帮助更好地认识物种,而对于濒危动物来说这类研究又对物种的保护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秦岭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对它的交配活动和相关内容的研究可以为今后的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自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和2016年3月到6月两个时期采取焦点单元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对活动在秦岭北坡玉皇庙地区的繁殖群秦岭金丝猴进行了研究,记录2个焦点单元内的交配行为,并对单元内观察对象的粪便样品进行采集。通过酶联免疫分析法对粪样中的雌二醇、孕酮和睾酮进行了测定。将行为学数据和生理学数据结合来探讨雌性个体在不同生理状况、不同季节条件下性激素的分泌规律以及雌性秦岭金丝猴的交配对策和性激素对交配对策的调控。 研究结果表明不生育组的雌性个体在交配季节和非交配季节的雌二醇、孕酮分泌水平均呈现周期性波动,周期为24.3±2.3天(n=12),交配季节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整体水平更高(交配季节:E2:80759.30±24658.55 pg/g,n=216;P:94.45士63.88 ng/g,n=231.非交配季节:E2:74417.43±11163.95 pg/g,n=120;P:65.12±38.79 ng/g,n=105.)。而待生育组雌性个体在妊娠期间的雌二醇和孕酮含量都会显著升高,性激素水平升高后使得雌性个体的卵泡能够与精子结合,在受精之后妊娠黄体继续分泌性激素,雌性个体在生产之后雌激素和孕激素则会回复到基本水平。两个单元内待生育组个体在交配季节的邀配频次均明显高于不生育组个体(曼-惠特尼U检验:WF: U=8586,P<0.01;SQ:U=6626,P<0.01),受孕后仍然频繁地与主雄交配。而睾酮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雌性秦岭金丝猴的性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