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等温蒸发法分别研究了四元体系K+,Mg 2+//Cl-,SO4 2--H2O在50 ℃及其三元子体系K2SO4-MgSO4-H2O在50 ℃和75℃时的介稳相平衡关系,测定了体系中液相的溶解度和主要物化性质(密度、粘度、折光率和pH值)。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四元体系干盐图、水图和三元体系相图,同时绘制了各体系的物化性质-组成图。
三元体系K2SO4-MgSO4-H2O在50 ℃、75℃时的介稳相图均属于水合物Ⅱ
型,都有复盐产生。该体系在2个温度下均有2个共饱点、3 条溶解度曲线和3个结晶相区,分别为K2SO4、MgSO4·6H2O和K2SO4·MgSO4·4H2O结晶区。对比相应温度的稳定相图,50 ℃介稳相图和稳定相图有相同的结晶区,溶解度曲线几乎重叠,说明该体系在50 ℃时介稳程度较小;75℃介稳相图比稳定相图少了Lan结晶区,MgSO4·6H2O和K2SO4·MgSO4·4H2O结晶区则相应扩大,说明体系在该温度下有较严重的介稳现象。由介稳体系溶液的物化性质-组成图可见,介稳平衡溶液的密度和折光率都呈现规律性变化,都随K2SO4的含量先增大后减小,在E2 处出现最大值,在K2SO4 边点处出现最小值。
K+,Mg 2+//Cl-,SO4 2--H2O四元介稳体系50 ℃干盐图中,有6个共饱点、13条溶解度曲线和8个结晶区。8个结晶区对应的平衡固相分别为MgCl2·6H2O、K2SO4、MgSO4·4H2O、KCl·MgCl2·6H2O、K2SO4·MgSO4·4H2O、KCl·MgSO4·6H2O、MgSO4·6H2O、KCl 结晶区,没有固溶体产生,有3个复盐区分别是K2SO4·MgSO4·4H2O、KCl·MgSO4·6H2O和KCl·MgCl2·6H2O。与相应50 ℃时的稳定相图对比发现:介稳相图较稳定相图少2个共饱点,在介稳条件下,无水钾镁矾(K2SO4·2MgSO4)结晶区消失,一水硫酸镁结晶区(MgSO4·H2O)转化为四水硫酸镁结晶区(MgSO4·4H2O);K2SO4 结晶区变大,说明在介稳条件下,硫酸盐的介稳现象较严重。四元介稳体系溶液的物化性质(密度、粘度、折光率和pH值)随K+含量的变化而呈现规律性变化。同时,应用结合Pitzer 理论以及改进的H-W 公式,对25℃时四元体系K+Mg 2+//Cl-,SO4 2--H2O的稳定平衡溶解度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获得了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