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几年,铯卤化铅钙钛矿纳米晶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s,LEDs)的应用方面得到了积极的研究,成为了下一代显示器和照明设备的热门材料,因为它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如窄发射带宽、高光致发光量子产率和较宽色域。在短短几年内,单色红绿LEDs的外部量子效率(EQE)已经超过20%。但迄今为止,具有巨大照明和背光应用潜力的白光钙钛矿LEDs(WPLEDs)的性能远远低于最先进的白色有机发光二极管(WOLEDs)。由于不同卤化物组分的钙钛矿型纳米晶之间的离子交换和高温退火引起的量子产率下降,导致目前关于白光电致发光二极管的研究报道很少。由于离子交换反应,没有插入层的钙钛矿白色发光二极管还没有实现。虽然插入层阻止了在钙钛矿纳米晶之间的离子交换,但是也产生了一个电荷不平衡的新问题以及结构变得更加复杂。为了解决问题,在本研究中,引入了具有高量子产率和稳定性的发射蓝光的ZnCdS/ZnS纳米晶和发射黄光的CsPb(Br1.65/I1.35)钙钛矿纳米晶用于白色发光二极管。其价带为-6.19eV和-7.0eV,因此计算了 CsPb(Br1.65/I1.35)和 ZnCdS/ZnS 的导带分别为-3.81eV 和-4.3eV。1.首先合成了 CsPb(Br1.65/I1.35)和ZnCdS/ZnS两种纳米晶材料。并对它们的光学特性进行了表征,比如发光、吸收光谱、TEM和XRD;除此之外,为了测试纳米晶材料的稳定性,对不同天数的CsPb(Br1.65/I1.35)纳米晶溶液进行了光学特性表征。使用蓝光发射的C sPb(Cl1.5/Br1.5)纳米晶和CsPb(Br1.65/I1.35)纳米晶一起也验证了在不同组分钙钛矿薄膜之间会发生离子交换反应。使用上面两种纳米晶材料分别制作了基于CsPb(Br1.65/I1.35)和ZnCdS/ZnS纳米晶的单色LEDs,并对两种电致发光二极管的性能进行了表征。两种单色LEDs的亮度分别为209cd·m-2和198cd·m-2。开启电压为 2.8V 和 3.3V。2.白光发光二极管由 ITO/ZnO/PEI/ZnCdS/ZnS NCs/CsPb(Br1.65/I1.35)NCs/TCTA/Mo03/Au组成,这种设计避免了不同钙钛矿纳米晶材料之间的离子交换,通过简单的制作实现白光发射。薄膜在473nm和578nm处出现两个光致发光峰,分别是ZnCdS/ZnS和CsPb(Br1.65/I1.35)的光致发光。通过对纳米晶薄膜时间分辨光致发光衰减的分析,能量转移机制是从ZnCdS/ZnS纳米晶向CsPb(Br1.65/11.35)纳米晶转移,计算得到的能量传递效率为77%。由CIE 1931确定白光的色坐标为(0.34,0.34)。白光的相关色温(CCT)为5153K,显色指数(CRI)为75。这个器件具有2.8V的低开启电压(用1cd·m-2定义)。在10V时,亮度达到最大值275cd·m-2。在214mA.cm-2的电流密度下,最大外量子效率(EQE)值为0.015%。总体而言,我们的结构是新颖的,相对简单,易于制造。